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伢大富谈留学
近日,台湾知名艺人大S在日本因甲流引发严重并发症去世的消息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大众对海外就医问题的讨论。
大S在日本患病后,虽然接受了治疗,但最终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这不仅令人惋惜,也让人深思:
如果我们在海外突发疾病,应该如何应对?那我就对我熟悉的新加坡医疗介绍下。
新加坡与日本的医疗体系较为相似,同样采用分级诊疗的模式。因此,如果你是游客或留学生,在新加坡遇到突发疾病,该如何就医呢?
一、新加坡医疗体系概述:分级诊疗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整体流程如下:
1. 一般疾病:优先前往小诊所(家庭医生 GP)
对于普通感冒、轻微发烧、肠胃不适等疾病,新加坡人通常不会也不能直接去大医院就诊,而是前往 家庭医生诊所(General Practitioner,简称 GP) 就诊。
GP 诊所遍布全岛,预约方便,费用相对较低。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有必要,会开具转诊信(Refe Letter),让患者前往大医院的专科门诊。
2. 专科治疗:转诊至公立医院(需预约)
如果病情较为复杂,比如慢性疾病管理、重大疾病筛查等,GP 医生会出具 转诊信,患者拿着这封信可以预约公立医院的专科医生。
但由于新加坡公立医院的预约通常较满,等待时间较长,一般至少 1 周才能得到预约回复,而真正能见到医生,可能需要 1 个月或更久。
3. 紧急情况:可直接前往急诊(Accident & Emergency,A&E)
如果病情严重,如高烧不退、剧烈胸痛、呼吸困难、严重创伤等,患者可以 直接前往公立医院的急诊部门(A&E)。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的急诊部门会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进行 优先级分类(Triage),病情越严重的患者会被优先处理,轻症患者可能需要等待数小时甚至更久。
曾经有一则新闻,一位中国网红在新加坡急诊室等候时间过长,因不满而辱骂护士,最终被送上法庭。
这也反映了新加坡急诊的严格制度——在急诊室,病情轻微的患者必须耐心等待,不能以情绪化的方式要求优先就诊。
二、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及保险政策
1. 外国学生医疗保险(强制性)
如果你是留学生,新加坡政府要求所有外国学生必须购买 学生医疗保险(Student Medical Insurance),这通常由学校统一提供,费用较低,但保障有限。
一般来说,学生医疗保险的住院费用上限为 2-3万 新币左右,对于一些小型手术和普通治疗尚可覆盖,但面对高昂的新加坡医疗费用,这个额度远远不够。
2. 旅游保险(建议购买)
对于短期游客,建议提前购买 旅游医疗保险,确保能够报销因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
新加坡的医疗费用高昂,一旦需要住院,开销可能远超个人承担能力,因此 购买旅游保险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
购买也不麻烦而且价格实惠,这个也是安心旅游的保障!
3. 商业医疗保险(留学生 & 长期居住者推荐)
对于在新加坡长期居住、工作或留学的外国人,建议考虑购买 商业医疗保险(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相比学生保险,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广,包括更高额度的住院费用、手术费用以及私人医院的就诊服务等。
商业医疗保险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前往私立医院就诊,避免漫长的公立医院等待时间,对于紧急情况尤为重要。
私立医院的医生水平普遍较高,医疗服务也更加高效,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
三、新加坡就医实用指南
l 普通感冒、发烧等轻症 → 就近找 GP 诊所
l 需要专科医生治疗 → 先找 GP,获取转诊信,再预约公立医院(至少等 1 周-1 个月)
l 突发急病(如高烧不退、胸痛、严重外伤) → 直接去医院 A&E(急诊),但轻症需排队等待
l 经济条件允许,想要快速看病 →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前往私立医院
四、总结:提前规划,合理应对海外医疗
大S的不幸离世,再次提醒我们海外就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对于来新加坡旅游、学习或长期居住的人来说,务必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医疗体系,并为自己准备合适的医疗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给大家几个建议:
1.来新加坡旅游,务必购买旅游保险,以应对突发情况。
2.留学生建议额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确保医疗保障更全面。
3.紧急情况不要惊慌,了解医院急诊分级制度,合理安排就医。
希望这篇指南能够帮助大家在新加坡遇到医疗问题时更从容应对,也祝愿大家 健康平安,旅行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