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位朋友原本住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西敏市(在该省最繁华的大温哥华独市区),因年事已高准备将原先住房转让给子女,自己搬到更偏僻和安静的地方。在偶然听说地处内陆的帕克斯维尔是“老年友好城市”后便欣然搬迁故去,但没多久他们便得知,如果仅为了居住在“老年友好城市”而搬家其实毫无必要——据不完全统计全加拿大的“老年友好城市”多达560座以上,分布在全部10省、3地区,他们原先居住的新西敏市也在其中。


和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一样,加拿大人口正迅速老龄化,2022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加拿大65岁以上人口超过17%,鉴于加拿大是著名的移民国家,老龄化的实际影响远大于数据。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启动了“全球老年友好城市项目”(PHAC),在2002年颁布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PHAC目标是推动支持积极老龄化的无障碍、包容性社区的发展,而积极老龄化定义为“优化健康、参与和安全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随着年龄增长的生活质量”。WHO《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指南》规定了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公民参与及就业、沟通与信息、社区支持和健康服务等八个老年友好城市主题领域。

加拿大第一时间就有分别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曼尼托巴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的四座城市参与了PHAC计划。2008年,安大略省、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加入,并推动加拿大联邦公共卫生署牵头成立“泛加拿大老年友好社区参考小组” (Pan-Canadian Age-Friendly Communities Reference Group),以省(区)为单位在全国推广“加拿大老年友好城市”(AFC)模式。

“泛加拿大老年友好社区参考小组”成员包括各省(区)、参与城市、当地社区组织、老年人、政策研究组织和其它由相应地区确定之合适人选组成,由一名加拿大公共卫生署代表和一名参与城市代表出任共同主席,该小组参与了各种战略活动,以帮助在加拿大推广 AFC 模式,其中包括:充当全加拿大范围内 AFC 工作协调和资源及信息共享的焦点;为 AFC 实施和评估的建议准则和标准提供领导,供主要负责在加拿大各地实施 AFC 计划的省和地区政府审议;通过制定灵活的国家指导方针(例如,泛加拿大老年友好型社区里程碑和泛加拿大老年友好型社区认可框架)和创建有用的社区资源(例如,老年友好型社区实施指南和工具箱),在国内和国际上战略性地维持和推进 AFC模式。

根据2012年推出的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加拿大老年友好城市:城市实施指南》(Age-Friendly Communities in Canada: Community Implementation Guide),创建并运营老年友好城市的标准流程如下:

第一步,创建:首先成立长者友善咨询委员会,然后确定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一切就绪后确保拥有足够的组织资源和承诺来支持这一进程,上述步骤完成后建立咨询委员会并制定该委员会职权范围,一切就绪后提交所在城市议会通过创立老年友好城市的决议,这意味着正式确定城市对“老年人友好型生活”的承诺,一旦决议通过,就应立即以城市的名义发起“老年友好城市倡议”,制定适合老年人居住社区行动计划(这需要对城市老年人情况进行必要的信息收集、整理、评估、分享等工作,然后为行动计划设定目标和优先事项),接下来则是发布“老年友好城市行动计划”并推动落实,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行动计划落实的透明化和评估。

《指南》总结的该阶段里程碑为三点:建立广泛参与的咨询委员会;获得所在城市立法支持;制定有力而具体的行动计划,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公开发布行动计划来展示行动的承诺;致力于衡量活动、审查行动计划成果并公开报告。

第二步,分享经验教训——传播您的老年友好型成功故事。

成功的社区计划需要良好的沟通计划。需要传播新闻,让人们了解模版城市在变得更加适合老年人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还可以与其他社区分享您的成功经验,以便效仿者从前人经验中受益。

良好的沟通计划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模版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目标受众是哪些?如何向目标受众传递信息?

《指南》认为,良好的沟通涉及提出一两个简单的观点。有用的信息包括记者的5W 原则:谁、什么、为什么、何时和何地。无论使用什么媒介进行交流,都要强调计划成功的重要性以及 5W 原则。解释活动为何成功,并说明它对社区和参与者的益处。

那些可能会使用老年人友好型服务和设施的人会特别想知道模版所做的改变。参与规划过程的个人和团体也希望了解最新情况。

传递信息的方式则应因地制宜,尽可能多样化,并应充分发挥“讲故事”和“举例子”的独特功能,并随时审查不同传播方式的有效性。

加拿大负责推广“老年友好城市”的人士认为,一个真正有效的“老年友好城市”必须以老年人为主体,而推广“老年友好城市”的有效手段则是循序渐进,得到所在城市管理部门的立法支持和推动,找到可靠资助者和有效推广手段,则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一个典型的‘老年友好城市“是怎样的面貌?

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西敏市为例。

新西敏市在2016年8月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社区与区域规划学院(SCARP)合作制定“老年友好城市战略”,由市政府人员和3名SCARP人员联合制定,2017年3月完成,随即通过市议会决议并报请省卫生厅认可,得到省府资金支援。

新西敏市创建“老年友好城市”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向老年人发送《老年友好城市基本特征清单》,最终回收46份,平均年龄72岁,年龄范围在58至92岁之间,70%的受访者表示,该市对老年人“最不友好”的是“不方便有残疾或行走不便者行走”,这是因为新西敏市是该省最古老城市之一(19世纪末以前是该省省会),公共建筑也“老年化”,自那以后该市加强了对高龄建筑的“无障碍”改造,基本扫除了“无障碍设施”的死角,解决了对老年人而言部分公共场所无法进入和潜在的绊倒危险等紧迫问题。

新西敏市早在2011年就开发了“老年参与工具包”(SET),旨在提高老年人的公民参与度。工具包包括已证实有效的老年人参与实践,有助于确保公民政策、计划和服务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工具包可以在网上点击领取,其中囊括了新西敏所有便利老年人服务设施的联系方式。

新西敏市在省资金支持信,与省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The Alzheimer Society of B.C)菲沙卫生厅合作,制定了全省第一个“痴呆症友好社区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 47 项市政行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痴呆症的认识和理解,并帮助确保市政设施、基础设施、计划和服务对痴呆症患者开放且包容性强。

在了解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最大的问题在于“电梯容易坐错楼层”、“容易走失”,症结关键在于他们和邻居及社区间互动有限,且该市高层公寓较多,在这种居住环境里建立邻里互动不易,便着手通过向公众宣传如何接触痴呆症患者,并消除人们对痴呆症患者具有攻击性和暴力行为的恐惧等方法加以改善。

在新西敏市老年服务协会(SSS)牵头,社区公益组织、“世纪之家”和公共图书馆等市政社区的参与下,提供了更多对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友好的设施、服务和宣传。调查反馈显示,新西敏市公共图书馆成为该市最受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家属喜爱的市政设施,世纪大厦则是最受他们欢迎的公共建筑,因为这些场所工作人员友好、乐于助人、耐心且尊重他人,便利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硬件设施也齐备。相反,区内的公交车和红绿灯对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最不“友好”。得到反馈后,新西敏市在所有市政设施中提供有关痴呆症的信息和资源,并公开推出了一名新西敏市“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代言人”‘,以强化对公众的信息普及,在市政设施中普遍设立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接待中心,创建“欢迎大使计划”,帮助患者更多地参与社区活动和事件。让患者代表加入城市委员会并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公民咨询机会。调查发现,新西敏市人行道不平整,路缘石普遍缺失,公共设施残疾人停车位有限,方向指示不清晰,且许多老旧建筑的拆除令老年人难以辨别方向,而新西敏市是一个建立在山区的城市,市内斜坡急使用公共艺术来促进定位和“寻路”。新西敏市还仿效航空公司制定专门的老年人优先入场、优先入座机制。该市还在博物馆创建“记忆库”,并举办“回忆会”,让参与者回忆过去的事件或物品并相互交流。

新西敏市为解决老年人出门不便的问题,开发了特有的、易于识别的标准化标识,方便记忆力消退的老年人辨别路线,并为商业机构制定在线培训计划,帮助他们在机构内设立对老人友好的识别标识和方便设施,通过验收的机构会公开悬挂一个易于识别的标志,表明企业已参与培训并准备好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市内大型商业机构还设立“对老年人友好收银台”,供需要更多时间卸下购买的商品并付款的老年顾客和痴呆症患者使用。

新西敏市建立了“社区护照计划”,鼓励老年人访问社区公共设施,访问满10次即可获得星巴克或 Tim Horton 礼品卡。

该市与当地出租车公司合作,为可能迷失方向并需要前往医院或接待中心的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

该市还整合了市内老年诊所、老年护理、老年住房提供和老年送餐服务资源,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住房相关问题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卫生相关问题,都可以方便地获得就近资源支持。

在菲沙卫生局支持下,该市推出“老年人日间计划”(Day Program for Older Adults),为健康有问题且希望尽可能独立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社交联系、趣味活动、锻炼和健康检查。参与者资格由当地家庭保健办公室决定,地址在该市麦克弗雷德大街315号,由于附近停车场是收费的,还特别为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了可免费停车的许可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