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78字,5图

阅读预计:4分钟

每次参拜佛教寺院都会被宏伟的大殿和庄严的神像所吸引。

庄严的释迦穆尼佛、含笑的弥勒菩萨,还有怒目而视的四大天王。

这其中却不乏一些很常见却不明来历的神像,比如韦陀尊者。


韦陀尊者

韦陀尊者(Skanda)一般位于天王殿中,弥勒菩萨身后,是寺庙的守护神。

他身披铠甲,手持金刚杵,降魔去妖,威风凛凛,是寺庙的守护神。

他的形象有两种,一为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表示此地是十方丛林,欢迎来客,远游的行脚僧可安心住下。

一为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则示本寺不接待来僧挂单,行脚僧不要自讨没趣,最好另投山门。

然而韦陀尊者到底什么来历?

他原是印度教中的大神,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护法神将。

传说:

阿修罗王多罗迦(Taraka)通过苦行得到了梵天的恩典,拥有无限的法力,只有湿婆神的儿子可以将他打败。

于是在魔王的带领下阿修罗把神仙赶出了天堂。由于恩赐出于梵天自己之口,他本人也无计可施,天神们只好去求助湿婆大神。

要知道湿婆神是出家人,他怎么会有子嗣?魔鬼可谓别有用心,这让梵天的恩典变得无法破解。

作为世界的创造者,梵天是人类、天神和阿修罗共同的祖先。

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梵天对所有的子孙都是“一视同仁”,这也是他为什么“糊里糊涂”到处赐予恩典的原因。

为了打败阿修罗,梵天不得不带着众天神去请湿婆神出面。

为了恢复世间的秩序,一向不问世事的湿婆神娶了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为妻,生下了六头战神室建陀(Skanda)。室建陀带领神仙们打败阿修罗,杀死多罗迦。

这位孩童状态下的战神就是韦陀尊者的原型。


湿婆神一家,左1为室建陀

在印度教中,室建陀是个另类存在,游离于主流神话之外。

在主流神话中,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是三大主神,其他神仙则分属于这三个派系。

如智慧女神萨拉斯瓦提是梵天的妻子,财富女生拉克希米是毗湿奴的妻子,而人气很高的象头神(Ganesha)则是湿婆的儿子。

室建陀原为南印度的神祇,是手持梭镖、骑着孔雀的男童形象,后来被吸收进印度教。所以他的形象多见于南印度寺庙。、


多闻天王

除了室建陀,天王殿里还有一尊大神,他就是北方多闻天王。


北方天王右手持慧伞,左手持吐宝神鼠,其原型是印度教中的财神库比罗。

库比罗也称俱毗罗(Kubera、Kuvera),一般被刻画为一个大腹便便的侏儒,浑身挂满各种贵重首饰,他有三条腿和八颗牙齿,两只手分别拿着钵盂和钱袋,他的宠物是黄鼠狼。

作为财神,在印度神话中,库比罗并不多见。传说他属于夜叉家族(Yakshas),善于聚敛钱财,在兰卡(Lanka)拥有金子做的城堡,出门还有可以飞行的马车普什帕克(Pushpak)。

他的哥哥十首魔王罗波那(Ravana)经过苦行,得到了湿婆大神的恩典,具有强大的法力。罗波那嫉妒库比罗的富有,用武力将其赶出了兰卡,占有了他的宫殿和马车。

库比罗四处游荡,由于生的丑陋,没有人肯收留,最终被湿婆大神收为侍从。

库比罗被湿婆安排去镇守北方,是所有地下财富的守护神。


印度教中的俱毗罗

印度教认为,人们聚敛钱财是源自内心的恐惧,怕会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相反如果抑制住内心的欲望,也就不会有恐惧,自然也不会去刻意敛财。

库比罗的丑陋形象,就是为了让人们时刻引以为戒。

印度教大神出现在佛教中的现象十分多见,除了韦陀尊者和北方天王以外,被佛教吸收的印度教大神还很多,大梵天和因陀罗(Indra)等也被吸收为护法神。

在藏传佛教中这种现象就更多了,像湿婆神、象头神等也被吸收进来,以神像或唐卡的形式出现。

这种吸收体现了佛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借鉴与融合。

一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佛教和当时的婆罗门教同时存在,难分高下,为了争夺信徒,都在互相借鉴。

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以后逐渐发展出金刚乘,后来遭到穆斯林的打击慢慢在印度消失,却以藏传佛教的形式继续传承。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 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