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低温导致区内各医院骨科门诊量激增,患者大多以膝骨关节、髋关节、指骨关节疼痛为主。专家提醒:除了注意手部、腰部、膝盖、踝关节保暖外,日常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和健康管理。

提到骨关节疾病的中医病机理论,天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孟魏魏指出,寒邪侵袭与正气不足是主要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寒邪’是外界的一种致病因素,具有收敛和阻滞经络的作用。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正气(机体的抗病能力)不足,难以抵御外寒入侵,从而形成虚寒或寒湿痹等证型,导致寒邪停留于关节部位,使疼痛加剧。”孟魏魏说,“患者典型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遇寒加重,局部可感受寒冷或有沉重感。”

在寒冷的季节,如何保护关节,尽量减少疼痛的发生?孟魏魏建议→

物理保暖与热疗

膝关节、肘关节等重点部位使用保暖护具(如羊毛护膝),避免直接暴露于冷空气中。

采用热敷(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或红外线理疗仪,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可选用温经散寒的雷火灸贴或艾绒贴,贴敷于犊鼻(膝眼)、足三里、肾俞等穴位;可用桂枝、艾叶、红花、透骨草各30g煎煮后熏洗患处,每日1次,通络散寒;可用艾条悬灸关元、命门、血海等穴,每次15分钟,温补肾阳以固本。

保持室温18-22℃,湿度40-60%,避免空调直吹关节。

运动康复管理

推荐水中运动(水疗)、骑固定自行车,减轻关节负荷,每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如坐位抬腿),增强关节稳定性;每日2次被动-主动关节屈伸训练(如踝泵、膝关节屈伸),防止粘连。

可进行经筋推拿,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点按揉捏,重点松解阿是穴(痛点);可学习传统功法,太极拳“云手”“搂膝拗步”动作增强下肢协调性,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拉伸关节。

体重与营养干预

BMI控制在18.5-24.9,每减轻1kg体重可降低膝关节负荷4kg;补充维生素D(800-1000 IU/d)、钙(1000-1200 mg/d)及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油),抑制炎症因子。

可适当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温阳散寒)、杜仲猪腰汤(强筋壮骨),可适量饮用黄酒煮姜片(活血驱寒),忌生冷瓜果。

此外,孟魏魏也指出,门急诊中因摔伤导致骨折的患者逐步增加,其中不乏高龄患者,最多见的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胸腰椎骨折和髋部骨折。

“老人在冬天跌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低温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四肢的关节活动僵硬,直接或间接引起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和加重;另外天冷衣物穿的较多,导致肢体活动不够灵活等也是重要原因。”孟魏魏说。


因此,建议在寒冷季节,老年人要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一周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钟,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减少跌倒风险;“小老人”可以做一些抗阻训练、步态、灵活性练习,以及太极和八段锦等,以增加腿部力量和保持平衡的锻炼。“老老人”则要维持适量的身体活动,比如散步,必要时使用手杖。锻炼要注意选择光线好、路面平、不拥挤的地方作为运动场所;当改变体位时应遵守“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站立不稳而跌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