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与小龙女常被视为武侠小说界的模范情侣,他们排除万难走到一起,为彼此坚守十六年的经历,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人说他们最能诠释“情为何物”的一对侠侣。

不过这些都只是金庸在表面呈现的剧情,你若细品原著,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就连龙杨二人最后在剧情谷底重逢的剧情,都有一种浓浓的刻意之感。



(杨过、小龙女剧照)

而小龙女最爱的男人,或许压根就不是杨过,以杨过的聪明才智,也多半早已领悟这一点。

一、绝情的小龙女

为何说龙杨二人的结合并没有表面呈现的那么美好?

道理很简单,就因为他们二人的故事在小龙女选择跳崖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根据书中的设定来看,那情花毒唯有绝情丹可以化解,而小龙女当时中的不仅仅只是情花之毒,还有郭芙意外打入她体内的冰魄银针,这两种剧毒交织在一起,小龙女基本已经是毒入膏肓的状态,本该无药可医。

事实也确实如此,若不是没有活下去的可能了,小龙女又如何会选择跳崖?

而小龙女选择跳崖的那一刻,她的生命就已经走到尽头了,别说小龙女的轻功卓绝,即便是跌落万丈深渊,也可以凭借轻盈的身法保住性命,不被摔死。

但你似乎忘了,小龙女是为何跳崖?不就是因为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吗?她留下十六年之约,接着跳下万丈深渊,就是为了让杨过断了对自己的念想,所以她就是奔着“求死”去的,她又如何会施展轻功保命?



(小龙女、杨过剧照)

再说了,那个高度,无论是跌落在地面还是寒潭之上,都该是粉身碎骨,小龙女还能在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复活”,那就是不合理的,因此“十六年后”的剧情更像是金庸为了满足一部分读者对“圆满”的追求而刻意编织的童话,对于理性的人而言,龙杨二人的故事在小龙女跳崖之时,就已经结束了。

还有多数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小龙女爱的若是杨过,同时他明知杨过也身中剧毒,命不久矣,她应该怎么做?

转身离开?

相信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这么做,他们更应该做的是留下来,与心爱之人度过最后的时光。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小龙女爱的不是杨过,事实上他们之间的爱情本就是始于一场误会,也就是那甄志丙事件。

二、甄志丙事件

龙杨二人之间的情缘,正是始于当年的“甄志丙事件”,也就是旧版中的“尹志平事件”。

当年龙杨二人在活死人墓中一直都是以师徒的关系相处,可当“甄志丙事件”发生之后,小龙女却一反常态地向杨过展现出万般柔情,然而杨过却没有觉得惊喜,只觉得不解,从他下意识地拒绝小龙女的示爱也不难看出,他在此之前从没想过要与小龙女成为爱侣。

所以从这件事来看,小龙女爱上的,是那个与他共度了一晚的男人,也就是甄志丙。



(小龙女、甄志丙剧照)

不过天底下又哪会有女人爱上一个轻薄了自己的男人呢?小龙女即便再单纯,也不至于如此轻浮。

当小龙女在甄志丙和赵志敬争吵时得知了那晚的真相之后,她就对这道人心生恨意了,接着便一路追随甄志丙直至重阳宫。

尽管她确实是一直都没有对甄志丙痛下杀手,但那也绝不是因为她“爱上了甄志丙”,更多的应该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段关系。

再到金轮法王杀向她时,甄志丙又挺身而出替她挡下了可能夺走她性命的一击,看着那道人倒地不起,奄奄一息,她会当着群雄的面说出自己的悲苦,并不再追究那道人的过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她对甄志丙的感情,最多只是从一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释然,毕竟那道人已经为她付出了生命,用行动赎罪了,所以谈不上有恨,却也绝对不可能“爱”上对方。



(小龙女、公孙止剧照)

所以小龙女真正爱的人是谁?

答案或许是另一个男人,另一个她无法面对的男人。

笔者所指,正是那公孙止。

三、错付的真情

小龙女爱公孙止?开什么玩笑。

这或许是多数人心中的想法,但你细品,读者读小说都是站在上帝视角,所以我们是可以一眼看透公孙止的无耻。

然而小龙女是书中之人,她当局者迷,对于她而言,公孙止其实是个不错的伴侣。

最初小龙女身受重伤时,公孙止是怎么做的?哪怕她已经昏迷,公孙止也没有做任何违背她意愿的事。

书中只道:“杨兄弟所料不错。半月之前,我到山边采药,遇到她卧在山脚之下,身受重伤,气息奄奄,我一加探视,知她因练内功走火,于是救到谷中,用家传灵药助她调养。说到相识的因缘,实是出于偶然。

而小龙女对公孙止又是怎样的态度?

金庸写得很直白,她动情了。

说是:“小龙女心感公孙谷主活命之恩,又见他荒谷幽居,正是避开杨过最适当的处所,这才答允委身。与他相处数日之后,觉他气度沉穆,识见渊博,实不似个乡居孤陋之士,兼之文武全才,也不禁微感倾心,暗想陪着他过一辈子,也就是了。



(小龙女剧照)

你看,小龙女确实已经爱上了公孙止,别说公孙止是装的正人君子,至少他确实是没做什么伤害小龙女的事,在这段关系中,始终是小龙女亏欠他更多,她不该悔婚。

小龙女对他的感情,也不是像对杨过那样是始于一场误会,而是实实在在的半个月的相处,让她对这个男人产生了好感。

因此小龙女才会在明知杨过身中剧毒,命不久矣的前提下还选择跳崖,因为公孙止也在谷底。

这才是所谓的“真相”,正如前文所言,那“十六年后”的剧情,不过是金庸刻意制造的“美好童话”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