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蛇年春晚在境内新媒体端的实时直播收视次数和互动量均创新纪录。

这场融合科技与传统的视听盛宴,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点燃了全球观众的热情,更掀起“跟着春晚游中国”的热潮!

那么,这些隐藏在春晚中的「文学文化常识」,你有没有注意到呢?


《借伞》:非遗串联经典

作品以一把西湖绸伞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白娘子”赵雅芝、“许仙”叶童惊喜献唱,让观众重温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

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栋梁》:中国建筑隽永魅力

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祈年殿等为灵感,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将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在春晚舞台上徐徐展开。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长江:文明动脉与地理奇观

2025年央视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将主会场北京与拉萨、重庆、武汉、无锡四大分会场串联成珠,沿长江绘就一幅跨越地理时空的文化长卷。

4个分会场取景地搜索量暴涨超50%,长江文旅IP强势出圈!

长江作为咱们国家最长的河流,它就像一条巨龙,从雪山之巅蜿蜒而下,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

从第一滴冰川融水开始,她一路穿越高山峡谷,绘出无数美景。

◥上游高原雪山巍峨,冰川耸立,江水清澈见底;

中游在峡谷中跌宕起伏,造就了虎跳峡、大小三峡的壮丽画卷;

下游江面宽阔,与丰富的河湖相拥,形成富饶的江南水乡。

长江不仅是中国最长、最壮丽的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用丰富的自然宝藏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重庆: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

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是一座依山傍水、独具魅力的临江城市。它不仅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重庆为啥被称作“雾都”呢?

这是因为重庆坐落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两条大江带来了丰富的水汽资源,加上周围高山环绕,地形崎岖,水蒸气不容易被风吹散

白天太阳出来能暂时驱散雾气,可到了夜晚或清晨,地面冷却下来,饱和的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特别是冬春季节,冷空气在盆地内下沉,暖湿空气上升受阻,就更容易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把雾像盖子一样“罩”在重庆上空,第二天早上整个山城就被雾气笼罩啦。

朝天门“鸳鸯锅”奇观是如何形成的?

朝天门码头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嘉陵江是长江的支流,长江携带的泥沙含量高于嘉陵江,两江江水一浊一清,交汇时就像“鸳鸯锅”。

“鸳鸯锅”多出现在夏季汛期,两江上游天气情况会影响江水的泥沙含量,有时候降雨量还会导致两“锅”角色互换。汛期一过,江水流速变缓,泥沙沉淀后,两江交汇处又会恢复常态。

武汉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江在这里交汇,孕育了丰沃的江汉平原和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荆楚文化在这里浪漫奔放、兼收并蓄、绚丽多彩,长江文明在这里形成重要的关枢。

黄鹤楼为什么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誉,是因为它综合了军事战略价值、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

它矗立在武昌蛇山之巅,能起到重要的军事瞭望作用,紧扼长江咽喉,登楼可饱览武汉三镇的壮美风光。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1500多篇诗词佳作,引得李白、白居易、杜牧等才子纷纷吟咏抒怀,赋予了黄鹤楼深远的精神内涵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黄鹤楼上真的有“黄鹤”吗?

从古到今,世界上就没有“黄鹤”这种动物。

黄鹤楼的名字由来还得从公元223年说起,当时三国吴主孙权依据黄鹄山的险要地势修建了军事城堡——夏口城,同时在西南角黄鹄矶上建了一座军事瞭望哨楼,因为“鹄”“鹤”发音接近,所以就流传了下来。

拉萨触摸古老羌藏文化

万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造就了长江千年文脉。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春晚历史上首次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这可是重要的地理与文化里程碑。

布达拉宫是为谁而建的?

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

当时松赞干布平定吐蕃内乱,统一西藏后,为了彰显诚意,与唐朝建立友好联盟,便在拉萨中心位置的红山上修建了红山宫,这就是最初的布达拉宫。可惜的是,松赞干布时期修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如今我们看到的布达拉宫是后人多次重修留传下来的。

为什么说“世上的一半黄金在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含金量”约为30吨,其中包括7座金顶群、8座灵塔及20万尊佛像。此外,布达拉宫还收藏了无数珍宝如珍珠、玛瑙、珊瑚等,以及独一无二的壁画、彩画和雕塑作品。因此,它被誉为“黄金屋”,是世界屋脊上的艺术明珠。

无锡长江流域“生活美学”

江苏拥有全国最长的长江岸线,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以其绝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现了独特的江南韵味。

无锡分会场出现的历史名人都有谁?

顾恺之:“我唱画圣一支笔,洛神飞到谁心上。”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书画之祖”。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三绝”。代表作《洛神赋图》等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

范仲淹:“把酒临春风,其喜洋洋者矣。”

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他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人振聋发聩。惠山古镇的直街上,有一座范氏裔孙所建的“范文正公祠”,表达对先人的敬仰。

苏轼:“我唱踏遍江南更流连……”

北宋文坛领袖苏轼在无锡留下了许多诗词,他还多次到无锡的惠山品泉,并写下了许多赞美惠山泉水的诗句,认为这里的泉水是天下第二泉。

徐霞客:“朝碧海暮苍梧,终不似无锡景。”

明代著名旅行家,一生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徐霞客游记》开创了中国旅游文学的新纪元。1607年,徐霞客首次离开家乡旅行,目的地便是无锡的太湖。


今年春节,如果你已经跟着这些精彩的景点打卡,那一定收获满满;要是还没去也没关系,《跟着课本去旅行》这套书很值得一看。

作为《2024年度创意阅读创新读物》,这里面的所有景点均是小学语文课本严选,经得起考验。它以生动的文笔拓展课本知识,开拓视野,让语文课本“活”起来,下次出行,孩子就能自己做导游啦!



来源 | 文章内容由《跟着课本去旅行》编辑部原创整理,转载请申请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