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8日讯(记者 王向荣 摄影 李刚)在8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发布了《全力提升开放水平加力提振消费七项政策措施》,其中三项政策助力提升开放水平,四项政策加力提振消费,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由如林对政策亮点进行了解读。


三项政策助力提升开放水平

为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了一个“实施意见”和两个“行动计划”。

(一)《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聚焦打造大通道、建设大平台、推动大合作等,巩固提升烟台在全国开放大局中的战略位势,并分阶段明确了到2027年和2029年的工作目标。一是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构建以港口、机场、中欧班列等为支撑的国际物流网络,打造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二是提升制度型开放能级。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持续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放大制度创新示范带动效应。三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用好鲁新、RCEP等地方经贸合作机制,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四是承接重大平台溢出效应。依托儒商大会、绿发大会等高能级平台,办好烟台主题招商经贸活动,深化与世界500强合作。五是打响“投资烟台”品牌。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推进股权并购、QFLP等利用外资新方式,保护外商权益。六是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实施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跃升行动,3年内新建公共海外仓20个、打造特色产业带10个。高标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优化外贸综合服务生态,提高全链条通关效率。七是防范化解贸易投资风险。完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机制,健全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工作体系。

(二)《烟台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人才培育等关键环节,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产贸流通互促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7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20%。一是实施产业升级工程。依托福山、龙口、莱州等优势产业,培育12个跨境电商产业带。依托黄渤海新区、综保区等公共服务密集区域,建成8个省、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是实施主体培育工程。打造“1+2+N”全域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壮大主体队伍,给予资金支持。推动跨境电商品牌出海,鼓励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多渠道开展营销推广。三是实施基础扩容工程。再建设5个消费品国际展示中心,培育5个跨境直播融合基地,力争3年内新增跨境电商仓储设施30万平米。四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举办大学生跨境电商技能挑战赛,建设3个校外实践基地,年均开展培训活动200场以上。五是实施服务创新工程。办好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国际精准采购活动,打造“烟交会”品牌和黄河流域国际数字贸易港。

(三)《2025年烟台产业链“千企出海”十大境外市场开拓行动》。坚持以“产业带出海、供应链赋能、融合新业态”为工作主线,聚焦企业需求,联合六大国家级商会,精准开拓市场。一方面,开展十大境外市场开拓行动,以“烟台好品出海”

行动为引领,组织开展机械设备、食品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出海行动,全年组织企业参加392场境外展会。另一方面,集中发布2025年境外市场开拓计划及配套支持政策,对2025年的境外展会给予全覆盖支持,重点展会展位费给予70%支持,其中新兴市场支持比例提升至80%。

四项政策加力提振消费

按照省委、市委“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工作要求,聚焦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激发消费潜力,研究制定了加力提振消费一个总的实施方案和电子商务、会展业、葡萄酒产业三个专项文件,整合资金、突出重点、强化支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一)《烟台市关于加力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坚持以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聚焦商务、民政、文体等领域,围绕推动商品消费升级、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等6个方面,制定了22条措施。一是推动商品消费升级。持续打造“参入烟台、拥鲍大海”城市消费品牌,开展2025烟台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200场以上,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统筹5000万元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二是扩大服务消费。实施文旅消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等专项行动,推出10大主打活动和100项精品活动,培育全国性、区域性鲁菜餐饮集团10家以上。三是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数智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提升健康消费,全面释放冰雪经济和赛事经济活力。四是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升级一批“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和剧场演出供给,创新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文旅等新模式。五是提升消费环境。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商品市场升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实施“烟台好品”培育工程,统筹培育提升一批“老字号”和“新字号”。六是提振消费信心。完善就业服务,全力构筑消费支撑体系。激发住房市场活力,满足群众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二)《烟台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年)》。聚焦电商与产业融合,着力构建“一核多区”的产业聚集区布局,到202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电商企业突破1.5万家。一是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建设电商产业园,打造“蓝色粮仓”、葡萄酒、苹果等电商产业带,力争到2027年,全市年网络零售额过亿元的特色电商产业带超过10个。二是实施电商主体培育。招引知名电商平台,搭建网络营销矩阵,力争到2027年,培育年网络零售额超亿元的龙头电商企业20家以上,超1000万元的骨干电商企业200家以上,新增电商企业2000家,新增各类网络店铺1万个。三是开展“数商兴农”行动。加快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县域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引导农特产品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供给能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网络品牌。四是打造新业态场景。举办“网红烟台行”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发展“直播+工厂”等新模式,加快建设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能商店,推动商旅文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五是提升电商配套服务。深化产教融合,每年培训电商实用人才5000人次以上,鼓励商协会等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三)《关于推进现代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产业培育、市场运作、节约高效”原则,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烟台会展品牌,年度高水平举办会展活动超过110场,力争到2027年,打造成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会展名城。一是打造“1+16+N”会展品牌。高水平打造绿发大会1个核心品牌,围绕16条产业链持续培育会展品牌,支持各区市打造特色会展品牌。二是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引进知名办会机构和会展企业,大力培育本地市场主体,谋划组建会展产业联盟,推行“产业链+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办会模式。三是优化会展业营商环境。搭建会展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提升配套服务质量,推进展会绿色化发展、国际化认证。四是培育产业垂直生态。加大对市场化展会的支持力度,谋划打造会展产业基地,加快会展数字化建设,强化人才引育,培强配套产业链条,推进会展业融合发展。

(四)《关于进一步推进烟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烟台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为进一步发挥葡萄酒在城市影响、对外开放、提振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了2025年行动方案,力争年内全市规上葡萄酒企业产量、营收和利润,分别占到全国的35%、35%和45%,品牌价值达到862亿元。一是实行“四个统一”。统一品牌标识、形象定位、宣传标语、推介营销,塑优产区品牌形象。二是举办“四类展会”。办好葡萄酒旅游大会、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葡萄酒系列主题活动、20场国内外行业展会,提升产区行业影响。三是坚持“四向发力”。巩固线下销售渠道、拓宽线上营销赛道、做强国内传统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品市场销售。四是做足“品重”文章。制定烟台产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数,强化新品研发,锻造产区卓越品质。五是丰富消费体验。推动文旅融合,丰富消费场景,烙实“微醺烟台”印记。六是瞄准关键重点。突破发展丘山谷、柳林河谷、瀑拉谷三大区域,培育产业龙头,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