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抗战时期不仅仅是枪炮战争,暗处的刀光剑影同样惊心动魄。四大特务机构在敌我交锋中展开生死较量,背后不乏尔虞我诈、策反渗透、暗杀复仇等惊险桥段。

在地下战场上,军统与日本特高课、76号等特工机构你来我往,最终斗智斗勇,影响了整个战局。



76号的“杀人狂欢”

1940年的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表面上是东亚最大的商业中心,实际上却是一个战火包围下的风暴眼。

在这个表面风光的都市里,隐藏着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魔窟——极司非尔路76号,简称76号。这个地方不是别的,正是汪伪政权的特务机构,被称为“东方的盖世太保”。

日本人花钱扶持,汪精卫卖命支持,丁默邨、李士群这些人带着一帮地痞流氓,专门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暗杀、绑架、酷刑,样样不落。从1939年到1943年,仅仅四年,76号制造了三千多起暗杀和绑架案件,每年上千起。



上海的抗日志士、军统特务,甚至普通百姓,只要被76号盯上,基本都没个好下场。最出名的例子,就是1939年他们策划的“上海新闻界大清洗”。

短短两年间,光是被枪杀的抗日记者就有十几人,其中包括《大美晚报》的朱惺公、《申报》的金华亭等人。

他们的手段之残忍,堪称“人间地狱”。当时,76号的“刑讯三十八套”臭名昭著,吊打、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钢针刺指,十八般酷刑轮番上阵。

有个厨师,原本只是给76号的高官做饭,结果一天晚上居然梦到自己被拷问,惊醒之后,竟然直接跑到地下牢房,挑了个犯人来一顿暴打,这才安然入睡。

这种心理扭曲的状态,简直比魔鬼还恐怖。但76号再嚣张,也逃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下场。



1942年,军统派出行动队,经过数月布局,终于在南京西路成功击毙76号的二号人物李士群。

李士群一死,76号瞬间乱成一锅粥。丁默邨虽想撑住局面,但军统一边暗杀,一边在舆论上渲染他的“卖国罪行”,最后连日本人都嫌弃他。

到1943年,日军看到76号风声鹤唳直接撤回支持,丁默邨被送去日本,76号也逐渐分崩离析。

这场无声的战争,让上海成为特工之间的战场,暗杀与反暗杀,渗透与反渗透,彼此纠缠不休。但最终,76号成了历史的垃圾,遗臭万年。



军统如何对抗日本特高课

如果说76号是日军扶持的“走狗”,那么特高课就是名副其实的“主子”。特高课,全称“特别高等警察课”,说白了就是日本的情报机构,专门用来监视、渗透、镇压中国抗日力量。

他们不仅控制了伪满洲国的情报系统,还在南京、上海、华北各地建立据点,招募汉奸,策反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特工,意图一举瓦解中国的抗战情报网。

1941年,重庆,军统的“反间谍战”打响了第一枪。那年,军统发现了一名在重庆活动的“商人”王天木,此人身份神秘,出手阔绰,却行踪诡异。

军统特工在跟踪调查后,发现王天木经常在一家日本公司“东亚贸易行”进出,这家公司实际上是日本特高课设在重庆的一个情报据点。



军统立刻展开行动,在一次秘密交易中将王天木逮捕,并成功从他身上获取了特高课在重庆的一份间谍名单。

与此同时,军统还在经济战线上对特高课进行致命打击。为了瓦解日伪政权的经济基础,军统在上海秘密印制伪钞,大量流入敌占区,让汪伪政府和日军的金融体系彻底崩溃。

据统计,每1000元日伪“中储券”或“银联券”中,就有1元是军统印的假币。特高课虽想尽办法查处伪钞来源,但根本无力遏制,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占区的经济秩序彻底瘫痪。

然而,军统与特高课的斗争并非总是胜利。特高课在1942年策划了一次针对军统南京站的“反渗透行动”,成功策反了几名军统特工。



随后,利用这些叛徒所提供的情报,在南京大肆搜捕抗日志士,导致军统南京站遭遇毁灭性打击。军统情报负责人沈醉在回忆录中承认,那一次损失惨重,南京站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无声的战争,没有硝烟,却比正面战场更加残酷。一旦身份暴露,被捕的特工大多难逃一死。但哪怕敌人再狡猾,军统依然通过一场场斗争,拖住了日军的谍报系统,为抗战赢得了时间。

中美合作所的隐秘任务

1943年7月1日,重庆,杨家山,一场特殊的情报会议正在进行。会议的主角,不是中国军统,而是美国海军情报署和军统的高层,他们正在讨论如何更高效地共享日军的情报数据。

这场会议的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军统与美国情报部门的跨国情报合作,但它的任务远不止破译电报那么简单。

首先,它承担了日军密码破译的重任。早在1941年,军统特技室就在长期监听中掌握了日军海空军的一些密码规律,整理出密码索引表,成功破译日军轰炸前关于轰炸目标的密电。

这项技术被引入合作所后,很快被用于美军的太平洋战场行动。最著名的战果,就是日军指挥官山本五十六的伏击战。



1943年4月,军统从破译的电报中得知,山本五十六将从拉包尔基地乘坐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美军立即行动,在途中设伏,一举击落山本座机,成功斩首日军指挥系统。

但这场中美合作并非毫无波折。美国人对军统并不完全信任,他们担心蒋介石利用美军资源来对付共产党,而军统则对美国的“防备心理”十分不满。

在实际合作中,军统甚至故意对美方隐瞒了一些关键情报,双方互相防备,彼此博弈。这场跨国情报合作,既是联盟,也是暗战,折射出抗战时期中国情报战的复杂性。

相较于军统,国民党的另一大特务势力中统在抗战中的表现就比较黯淡了。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刺杀丁默邨案了。



抗战期间的四大特务机构,各怀鬼胎,各自为战,但最终,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而这场隐秘战线的较量,也在中国抗战胜利的光辉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参考资料:

日本特务机关的名字为何五花八门.新传奇.202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