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细雨绵绵,但关帝文化产业园广场上的关帝庙前早已人头攒动。香炉中升起的青烟与雨雾交织,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在东山县,正月初四这天是“迎神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或撑伞,或披雨衣,早早地聚集在这里,手持香烛,心怀祈愿,用最朴素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希望与祝福。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关帝庙。

这座东山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2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关帝文化产业园。他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在历代发展传承中,东山形成了以“三献礼”祭仪、祝文、关圣帝君出巡、求签问卜及东山关帝灵应录等为主的“东山关帝信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辰纪念日,重头戏“三献礼”祭仪、祝文等信俗都会惊艳亮相。风动石景区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张聪渊表示,“这些信俗是关帝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见证。”

除了信俗,东山关帝庙本身也是历史瑰宝。经过历代多次的修缮,东山关帝庙成了集彩瓷剪贴雕、金木雕、青石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以东山关帝庙的彩瓷剪贴雕为例,这是一种将泥胎捏成形后,根据人物的色彩需求,用彩瓷碎片拼贴而成的古建工艺。东山关帝庙的彩瓷剪贴雕,塑造了近30个历史故事,时间跨度从商周到三国、唐、宋,人物形象多达129位,个个栩栩如生。

春节期间,除了祈福活动外,关帝庙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庙前的广场上,戏曲表演、古典舞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更有三国机甲人物表演,2.8米高的关羽、赵云机甲人物在广场内巡游,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看。

东山关帝庙不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积极探索文化创新。庙内设立了关帝文化创意馆,开发关帝主题的文创产品,如关公雕像、书签、手机壳等,深受年轻人喜爱。东山关帝庙的新春景象,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生动写照。正如一位游客所言:“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记 者:曾宇昕(实习)

文字编辑:吕婉莹

新媒体编辑:张子怡(实习)

审核:李木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