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晋江有多远?”

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龙海党政班子开春第一课动员会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敞开了说“差距”——同先进地区找差距、向优秀干部找差距。

据漳州当地媒体“闽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从地理上看,龙海与晋江咫尺之遥。两地同属闽南“金三角”,乘动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抵达。龙海和晋江都属于沿海较早开放的城市,是福建的“明星地区”。

报道提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晋江成为全国知名的鞋业和纺织服务业中心;龙海则是在食品产业中打拼出一片天地,拿下了“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的称号。

但客观对比,两地在体量上还有较大的差距:2024年,晋江GDP已跃上3500亿元的台阶,龙海不足晋江的五分之一;晋江民营企业数量已突破10万家,龙海只是晋江的零头……龙海与晋江差距不小。

报道还表示,不只是晋江。与福清、南安等地相比,龙海也尚有不足。尽管大家的起跑线相同,但龙海在途中跑阶段被拉开了身位。

如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建设“龙海之大”,就要敢于直面“龙海之小”。造成种种差距,有诸多历史原因。面对“在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中奋勇争先走前列”的时代命题,动员会上,叶毓点出了差距的种种体现——发展定位上的差距、敢闯敢试上的差距、干事激情上的差距……简而言之,要从自身原因上找差距。

这场为期四天的党政班子开春第一课,就是让龙海干部认识差距、找准标杆。15场关于龙海城市、产业、文旅、党建、生态、农业、作风等方面的学习辅导课程一一开讲。更为重要的是,关于谷文昌先进事迹、龙江风格的专题讲座,在龙海干部心里重新树起标杆——

60多年前,龙海发出“向九龙江要水,堵江截流,夺取粮食生产大丰收”动员令。今天的龙海干部,有没有这种“小利服从大利、小我服从大我”的格局?

60多年前,龙海“万人堵江、千船截流”,上万名劳动大军自带工具、自带被席、自带口粮,挺进工地,围溪筑坝,挖井开掘。今天的龙海干部,有没有这种团结协作的品质?

60多年前,龙海涌现出“榜山淹1000亩、玉枕舍2000亩”的壮举,沙洲大队以“损失八百、救活六万”大格局动员全体干部群众。今天的龙海干部,有没有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境界?

这场“找差距”的专题课,既列出了标兵,又树起了榜样。会上提出一句话让大家思考——每名龙海干部,都应该时时问一问、常常想一想,差距有多大,距离有多远。

公开资料显示,叶毓,男,1975年出生,漳州云霄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福建人民武装学校。

他历任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党委书记,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期间:2016.07—2019.07援藏,任福建对口支援昌都市边坝县工作队领队、边坝县委副书记),漳州市漳浦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等职务。

2021年6月,叶毓任漳州市华安县委书记,2024年12月任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