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

2021年6月3日,集装箱船OOCL Durban(东方德班号)进入高雄港二港口,途经70号码头时,撞上靠泊该码头的永明轮,以及一台岸桥,该岸桥倒塌后又碰撞相邻岸桥,最终导致两船受损,两台岸桥损坏,数个集装箱损坏,一名岸桥司机受伤。(详见《》)日前,台湾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公布调查报告,港口圈(ID:gangkouquan)整理部分要点如下。

东方德班号建于2011年,长316米,宽45.6米,总吨位87697吨,最大载箱量8476TEU,由东方海外运营。事发时东方德班号空载,于6月3日约9点30分抵达高雄港海域。

高雄港分为一港口和二港口,北侧为二港口,采取分道航行制。根据高雄港规定,船舶吨位在6万吨-10万吨之间,需要派4000匹马力以上拖轮两艘,不过由于东方德班号具备横向推进器,而且操作正常,高雄港同意酌情减少一艘拖轮。


东方德班号航行轨迹

东方德班号部分航行纪录如下:

10:44时,引航员登船,预计靠泊66号码头,当时天气良好,船舶一切正常;

11:08:03时,引航员下令半速前进(Half Ahead),此时船舶真航向(船舶航行时,真北线与船首线之间的夹角)72度,航速7.7节;

11:18:03时,该船位于主航道,接近VTS塔台(船舶交通服务中心),微速前进,当时船速约6.1至6.4节;

11:19:00时,拖轮就位;

11:19:52至11:20:16时,该船通过塔台,引航员下令左舵10度、左舵20度至左满舵,并要求拖轮协助;


碰撞前航行轨迹及引航员指令

11:25:06至11:25:27时,引航员对拖轮下令“快车”,拖轮:“张船长马上倒车吧”,引航员回答:“你赶快转、赶快顶赶快顶不要管我”;

11:25:55时,引航员对拖轮下令“船尾停车离开”;

11:27:02.8至11:27:07.8时,船长下令全速倒车(Full Astern);

11:27:57时,该船船速3.9节,撞上永明轮及岸桥;

11:28:53时,8号岸桥开始倾斜,4秒后倒塌。


事发时,东方德班号上有22名船员,值班船员在事发前7天内休息时间正常。登船的引航员在高雄港服务年限约22年,高雄港引航员采取轮班制,上3天休3天或上5天休5天,当日该引航员为连续5天执勤的最后一天,当天高度疲劳的机率为31.13%。东方德班号此前3次挂靠高雄港二港口,均使用两艘拖轮,其他同级别船舶靠泊时,存在只用1艘拖轮的情况。

事后访谈时,东方德班号船长表示,该船位于二港口回船池(掉头处)时,引航员下令极微速前进,左舵舵令分别从左舵10度,左舵20度,再加到左满舵,向左转向时,大副回报与永明轮距离约200米,而且越来越近,此时拖轮在左船尾顶推。约11点28分时,船长和引航员都意识到船舶转弯不如预期,右舷靠近永明轮和岸桥。当引航员下令全速倒车时,事故发生。船长和三副均表示事故主因可能是引航员延迟执行转弯。


引航员受访时称,东方德班开始转向时船速约5节,并通知拖轮推顶左船艉,同时使用前车全速向左,起始转向顺利,根据经验能顺利转入北向航道。11点25分时引航员发现转向趋势变慢,下令加速前进试图增加转向动能。11点27分时,使用全速后退避免碰撞,并抛下左锚。引航员认为此次事故有以下因素:事故船是空载,仅使用1艘拖轮,未事先申请增加拖轮协助;因前进速度(不足),船舶旋转支点后移,拖轮未能有效协助转向。


调查组认为,大部分国际港口在大型船舶进港时,最安全的引航方式是船舶减速、大船前后拖缆带好、以拖轮协助推顶。高雄港掉头处位于丁字型路口,左右两边码头有大型船舶作业时,会显得港口航道空间狭窄。

近年来船舶大型化,愈发考验引航员的专业技能。东方德班号进港时,引航员采用了大小船通用的靠泊系缆计划,而非大型船舶靠泊计划。东方德班号准备进回船池前,拖船布署于左船艉且未完成带缆,发生碰撞前4分钟,引航员无法命令拖船由推顶改为拉,以减缓横移距离。调查组表示,引航员未使用大型船靠泊的安全操作程序,仅依照个人经验,直接用舵转向,导致转向时转弯半径过大,造成碰撞。

事后,高雄港务公司对大型船舶引航提出要求,1、港内码头靠泊请以平移平靠方式靠泊,以避免碰损岸上设施。2、引领大型船舶自二港口进出港时尽量于回船池(调头区)内原地调头,对正主航道后再前进,以避免偏离航道、离岸太近影响附近码头设施及靠泊船舶安全。3、出港船引航员下船地点请于通过信号台(VTC塔台)对正主航道并征得船长同意后始予离船。此外,该要求强化VTS预防船舶之碰撞或触碰警示功能,主动筛选8万总吨以上、船长300米以上大型船,提醒引航员;VTS船舶操航智能辅助系统新增二港口第70号码头及71号码头离岸100米及船速超过3节以上的码头碰撞警示功能。

近年来,高雄港发生了多起港内重大水路事故,而且都与引航有关,包括Uni Premier号集装箱船进港靠泊时碰撞拖轮、现代东京号集装箱船进港时撞上码头、华航1号集装箱船出港时触碰码头等。事故屡屡发生,说明高雄港在引航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不当之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