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对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批示中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工作任务的决策部署上来,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不断开创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新局面。
一、2024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以“大学习、大培训、大落实”为抓手,着力稳市场、强储备、严监管、添动能、保安全、聚合力,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粮食收储调控取得新成效。粮食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调控更加有力,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中国饭碗端得更牢。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有效发挥政策性收储的支撑作用、有关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粮食企业的带动作用、预期管理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市场逐步回稳。全年粮食收购量4.3亿吨,比上年增加0.3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二是储备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进一步优化各类储备结构布局,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高储备管理规范化水平,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应对重大灾害应急保障响应机制,完善灾情报告、物流组织、指挥调度等措施,做到闻灾而备、闻令而动。全年累计向22个省份调运中央应急物资59批次、92.4万件,比2023年多28批次、20.3万件,有力保障了低温雨雪冰冻、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救助急需。三是推进改革法治迈出新步伐。围绕强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监管,出台实施意见,细化落实监管责任。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严肃查办案件,形成有力震慑。积极开展粮食安全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加快推进配套制度制修订。制修订粮食质量管理方面相关制度规定,推动发布《粮食安全储存水分》等60项国家标准,组织发布《全谷物分类与标示要求》等5项行业标准。推动发布6项国际标准,其中有2项标准由我国牵头制定。四是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政治机关建设进一步强化。积极配合开展中央巡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认真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全覆盖谈话提醒,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通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专题调研摸清底数,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树立了重实干、看实绩的导向,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发生较大变化。
二、准确把握2025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总体要求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以常态化“三位一体”推进“学习、培训、落实”为抓手,着力做好稳市场、强储备、严监管、添动能、保安全、聚合力各项工作,持续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不断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加快增强国家储备实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保障效能,高质量完成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工作中,要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把准工作方向。坚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经常对标对表,自觉校正偏差,确保各项工作体现党中央精神、符合党中央意图,坚决扛稳管粮管储政治责任。二是抢抓发展机遇。抓住实施“两重”建设、推进“两新”工作等机遇,集中解决一批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为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改革法治。坚持向改革要动力、靠法治固根基,在完善体制机制中破解瓶颈制约,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使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充满活力、行稳致远。四是牢牢守住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准确研判、妥善应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和谐稳定、安全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加强基层基础。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加强基层组织和纪律作风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提高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有力支撑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扎实推进2025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重点任务
2025年,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关键、精准发力,着重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抓好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发展动能。一是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建立监管新模式,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地,切实履行好监管主体责任。制修订政策性粮食租仓管理等办法,制定完善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推动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改革。二是深化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改革。深入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稳妥有序组织实施,优化运行机制,提升储备效能,增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三是完善粮食稳价调控机制。完善监测预警、预调微调、预期引导等工作机制,强化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协同运作,统筹用好储备收储轮换、托市收购、库存投放等政策工具,提高粮食稳价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四是健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长效机制。开展粮食产后节约减损行动,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分生态区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应用,搞好“少吃油、吃好油、更健康”和“全谷物、好营养、更健康”主题宣传。
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和产业发展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推动粮食产业发展。一是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期引导,统筹用好政策工具箱,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组织引导各类粮食企业入市收购、增建库存,推动涉粮重点企业继续履行好社会责任,活跃市场购销。二是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扎实推进粮食绿色仓储等“六大提升行动”,着眼粮食流通提质增效,大力推动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增强内生动力。办好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支持有关省份因地制宜搭建粮食产销合作平台。三是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把好粮食收购入库质量关。
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进一步提升储备管理效能。一是完善储备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模式,创新储备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储备管理。制修订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规范等,严格落实各类储备物资管理制度规定,确保数量准确、质量合格、储存安全。三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应急调运预案,强化应急力量配置和应急物流能力建设,立足平时、着眼急时,加强岗位练兵,提升队伍应急能力,增强应急物资保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深化依法依规管粮管储。要充分发挥法治保障和考核导向作用。一是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法配套制度,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地方性法规制修订工作。二是不断强化监管执法。深入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严肃查处各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用好信息化监管手段,注重人防技防结合,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三是扎实做好有关考核工作。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储粮考核相关工作,做到客观公正、考准考实,并且紧盯问题抓好整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抓好规划编制和支撑保障。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规划引领和创新驱动。一是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科学提出“十五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深入谋划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二是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统筹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成果培育转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健全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应用和运行长效机制,发挥信息化赋能粮食购销“穿透式”监管作用。加快各类国家储备仓库(基地)信息化配套建设。四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加快推进《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推动发布全谷物、节粮减损等领域粮油标准,制定储备仓库管理标准和规范。五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粮食仓储作业“十个严禁”》,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四、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自身建设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常态化“三位一体”推进“学习、培训、落实”,以系统自身建设上水平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
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自觉立足大局谋划和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全面落实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动真碰硬、融入日常,问题整改要到位,长效机制要建立,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深入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党建+储备”工作,加强对垂管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延伸。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调研,选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大力发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发挥各年龄段干部优势,让整个干部队伍有干劲、有奔头。落实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统筹开展党性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培训与实际工作的适配性,不断提升党务纪检、行政执法、项目建设、储备管理、财务审计、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工作实绩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的劲头和热情。
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惩治、整改、治理结合,监督、办案、警示贯通,一体推进“三不腐”,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规范垂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邀请招标活动十一条硬措施,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报实情、出实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强化依法履职尽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落实“管业务就要同时管监管、管安全、管风险”的要求,全面履行好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明确的部门职责。加强法治工作力量,强化法律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强法治、护国储、保安全”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全员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的氛围。坚持依法决策,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履行程序。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结对共建,深化创建“四强”党支部,总结推广务实管用的党支部、党小组工作法,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基层处指导管理监督,配强基层处领导班子,强化制度执行、管理提升和风险防控。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协作配合,各垂管局与所在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要深化业务合作,进一步凝聚起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做好2025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干字当头,担当作为,不断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和“大国储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系作者2024年12月25日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