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8日讯 春节过后,无棣县埕口镇的大棚内迎来了丰收季。寒风未曾褪去,但温暖的大棚里已是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象征着新的一年里乡村振兴的新机遇。
无棣县埕口镇塘坊村大棚内,一串串的柿子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有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还有迷彩色的柿子。这些柿子吃起来口感非常绵密,真的有一种儿时的味道,现场聚集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今天我们公司采购了200多斤的西红柿,这是我们第二次过来了。因为它的口感特别好,大家非常喜欢,我们以后会经常光顾。”采购者李兆麟说。
无棣县埕口镇塘坊村因为土地盐碱化而耕种困难,然而在党建微工厂的推动下,村党组织积极牵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大棚种植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土壤改良,塘坊村成功种植柿子,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提升,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示范。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之一,大棚项目不仅给村集体带来了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以前,这大棚一直闲置着,通过这个改良,成功地种植了西红柿,既为集体增加了收入,也解决了一部分这个老百姓的这个就业问题。”塘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玉庆告诉记者。
塘坊村通过党建微工厂的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还促进了农业生产与集体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民生。随着大棚柿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振兴的步伐稳步推进。无棣县埕口镇党委组织委员孙兰兰说:“我们将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持续推进星火工程,继续盘活村内的闲置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广泛吸收调动社会资本,全面激活各类保障要素,在村集体增收上持续发力,助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无棣台 司志雄 从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