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秘传正骨外科跌打损伤秘方、伤筋外洗验方

凡遇骨折症,用手法接合之后,首先就用“接骨丹”服之,视其骨已愈合,疼止肿消,骨折楂已牢实,则即停止服“接骨丹”。经诊


病情,灵活掌握,大胆试用,效验非常。

一、接骨丹(内服丸剂)

功能:散瘀活血,消肿止疼。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创伤肿痛、瘀血凝聚。

处方:酒当归18克,酒白芍18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炙自然铜18克,炒骨碎补18克,土鳖18克,血竭18克,藏红花24克,灸虎骨55克,麝香2克,三七20克,硼砂20克,麻黄20克,炒神曲18克,大黄18克。

上药研为未,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三丸为一服。每服一


三丸为一服,每服一丸,伤重者每日三次。用白开水送服,五分钟后,喝酒二三杯。

禁忌:孕妇忌服。

此药治跌打损伤而骨未折者,或高肿,瘀血疼痛,骨微伤或骨伤久治不愈者,多服有效。日服三次。

三、舒筋丸(内服丸剂)

功效:舒筋活血、止痛消肿。

主治:筋伤、筋肿、筋聚、筋翻、筋扭、筋闪、筋萎、筋拧痛疼等。

处方:五加皮、蛇床子、沉香、丁香、川牛膝、白茯苓、白莲

冰18克。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调和成膏干稀合适。

用法:调敷患处,隔日一换。

此药如治妇人乳肿,红肿焮痛,阳性肿疡,小儿春秋季之痄腮,跌打伤,皮肉瘀血,肿疼,涂上可止痛、退热、消肿。用法同上。对跌打损伤、皮肉瘀血肿痛药到病除。

录后语:古人云:千方容易得,一效最难要求。本方所治一切疾病,


药、土元活血化瘀;大黄、栀子、土茯苓、人中白消肿止痛;透骨草引药直达筋骨。诸药合用,共奏消肿止痛之效。

提示:本文作者不详,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乳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自然铜

【性味】辛,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止痛。用于跌扑肿痛,筋骨折伤。

骨碎补

【性味】苦,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土鳖虫

【性味】咸,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血竭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藏红花

【性味】甘,平。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虎骨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

麝香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三七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硼砂

【性味】甘、咸,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麻黄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神曲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