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拥有外国学历的海归人才成为了就业市场“香饽饽”,受到国内众多企业的追捧,可这种盲目的追捧造就的结果是——普通家庭即便能力有限,也要倾尽全力地把孩子送出国留学深造,幻想着在国外待一年,回国就业就能碾压一众名校毕业生。

可正所谓物极必反,2024年我国海归人才数量激增,达到了300万的新高度,不仅供大于求,也有不少优质企业发现:这些所谓的海归高学历人才,不仅专业能力不过关,就连外语水平也不达标,至此,海归人才的风评和口碑都直转而下,进而有了“水硕”的称号。

只可惜不少家长还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依旧幻想着自己孩子能通过一年制的留学一步晋升为“人中龙凤”,直到孩子被心心念念的理想企业拒绝后,才逐渐看清了现实。



“华为为啥不要我儿子?”母亲晒出海归儿子高学历,4字令其打脸

一位母亲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动态,分享了她儿子求职的经历,标题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华为为啥不要我儿子?我儿子海归高学历的背景都能被拒绝,华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才?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现在的企业面试,看的不只是学历,学历是门槛却不是唯一的标准,除了学历之外,更关键的还有面试者的专业素养和实习经历。



但据这名母亲透露,自己儿子本科是在普通二本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又去英国攻读硕士,简历上还有大企业的实习经历,在她的心中,儿子去华为那是绰绰有余,可没想到,面试环节就“翻车”了。

前面的综合测评和上机考试环节有惊无险的顺利通过,就连专业面试的前两轮也表现不错,得知这一好消息,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充满信心,可没想到,在最后一轮业务主管面试中,情况却急转直下。



儿子回到家就跟母亲抱怨:面试官提出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要求现场解决各种技术难题。这些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让自己几度哽咽,最终只收到了“面试未通过”的通知。

这个结果让小张的母亲无法接受。在她眼中,儿子有海外名校文凭,有实习经验,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华为没理由不要自己儿子,这才有了这次的发帖吐槽。



这名母亲的吐槽和哭诉,恰恰反映出了不少普通家庭的现状:为了支持儿子出国深造,不少父母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他们期待着这笔投资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至少能帮助孩子进入理想的企业,可没想到,水硕成为“香饽饽”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评论区的网友们,也用“大实话”让这名母亲看清了现实:你也知道自己的儿子高考只考上了普通本科,以他的实力和专业特性,能在英国读的只有一年制的“水硕”,被华为拒绝也是情理之中。



海外文凭不再是求职的"敲门砖",真才实学才是立足职场的根本

“普通二本”四个字让这名母亲被打脸,也让她彻底看清了这个现实——光鲜的海外文凭并不能自动转化为职场优势,作为家长,与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衡量出国留学的真正性价比。

同时,家长和同学们也应该认清当下的局势:大型企业的人才筛选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不是简单地看重学历,特别是在技术岗位上,过硬的专业功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纸面上的文凭更重要。



而很多一年制的海外硕士项目,培养周期短,实践环节少,难以让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这也是这种"镀金"式的留学经历在企业眼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加上国内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市场的成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标准也越来越务实。他们不再盲目迷信海外文凭,而是更看重应聘者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作为毕业生,要做到时刻洞悉当下就业市场的变化,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国内毕业生,都需要用实力说话。海外文凭不再是通往理想工作的"敲门砖",真才实学才是立足职场的根本。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