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有多香呢?笔者周围的朋友,无论是在央国企工作的,还是保送研究生后进入大厂的,无一不羡慕身边那个考上事业编的朋友,因为他不仅收入不比自己差多少,福利待遇也比自己更丰厚,最关键的是,人家的事业编那是真正的“铁饭碗”,没有后顾之忧的那种!
这还仅仅是事业编呢,都能让大家羡慕成这样,若是换成大有发展前途的公务员,那大家的羡慕简直要演变成“嫉妒和恨”了!
不过现在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编,竞争都很激烈,即便专业岗位丰富,也依旧架不住成百上千的人竞争一个岗位,当编制成了香饽饽,大家前呼后拥地往前冲,哪怕被淘汰也冲淡不了考生的决心,此时此刻的他们,最羡慕的莫过于那些拥有选调生机会的名校高才生。
编制真香!北大计算机硕士成乡镇“一把手”,第一学历却遭质疑
各行各业都需要高学历的优质人才,体制内也如此,而体制内给名校学生提供“选调生”的通道,就是最好的证明,选调生不仅能让名校的高才生避开激烈的报考竞争,还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可在普通院校毕业生的眼中,除了羡慕难免也有些不满——名校毕业生在哪找工作不是香饽饽?有些人揣着天花板一般的高学历去体制内,简直是浪费学历!
可事实证明,编制的“香”即便是清北的毕业生也挡不住,普通人即便再羡慕也无能为力,毕竟高学历的人在哪都是“香饽饽”,体制内也不例外。
近期,一名北大的计算机硕士,通过选调生的机会进入体制内工作,再次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北大的背景,计算机的专业,这找工作即便是去大厂也是人人争抢,可他却选择了体制内工作,成为了江西庐山市某镇的一名党委书记,93年出生的他已经成为农村乡镇的一把手。
翻阅他在体制内的晋升之路,普通人真是羡慕不来啊。2018年通过江西选调生的考试进入公务员系统,曾任该镇的副书记、镇长,短短五年的时间内就被破格提拔为乡镇的党委书记,成为名副其实的乡镇一把手,显然是体制内的优质人才,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
名校生通过选调生的方式进入体制内,是浪费学历吗?
可升的太快,也难免会遭受外界的质疑,这位乡镇“一把手”的第一学历,成为了不少网友质疑他的主要原因,据公开信息显示,他的硕士学历是北京大学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但对于其本科的院校和专业,却查阅不到详细的信息。
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体制内的工作者第一学历应该公开、透明,这么藏着掖着反而会被人怀疑,其第一学历是不是“有问题”。
当然比起他的第一学历,更多人不理解的是,如此高学历、好专业的他为何要参加乡镇的选调生呢?如果在大企业就业的话,月入上万是轻轻松松,年薪几十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里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近些年名校高才生通过选调生的方式进入体制内的消息越来越多,在大家的眼中,名校毕业生进入体制内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学历”,但选调生的起点与普通考生本身就是不同的。
选调生虽然也会进入基层工作,但这只是他们历练的起点,因为选调生本身就是作为领导干部后备力量培养的,因此他们今后的发展不会止步于基层,但很多通过考公或者考编进入体制内的工作者,多数人基层是起点,也是终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名校生以选调生的方式进入体制内,也是审时度势后的不错选择。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