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蒋介石下令黄维兵团支援黄百韬。陈赓得知后精心部署,让手下一位可靠的旅长率部在浍河南岸南坪集构筑阻击阵地。战斗中,旅长指挥部队与黄维兵团激战,成功牵制敌军。



后来,黄维兵团被我军成功包围并歼灭,黄维也成了阶下囚。被俘虏的黄维见到陈赓后,苦笑着打趣道:

“哎呀,陈赓啊,我当时还纳闷呢,怎么挡我路的这么厉害,原来只是个旅长啊!他要是投奔我,怎么着也得给个军长当当啊!”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所说的这位旅长是谁?

黄百韬兵团的覆灭

1948年深秋,解放战争进入决定性阶段,淮海地区即将迎来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决战。毛主席紧紧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沉声道:“打掉黄伯韬兵团,不仅能重创敌军有生力量,还能极大鼓舞我军士气,这一战,务必全力以赴!”



彼时,蒋介石也在南京对着一众将领大发雷霆:“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黄伯韬兵团,要是有半点闪失,你们自己看着办!”

经过数昼夜的激战,黄伯韬兵团防线全面崩溃。消息传来,毛主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身旁的周恩来说:“这是个好开头,淮海战役,我们一定能大获全胜!”

此时,黄百韬站在运河边望着对岸,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身后的炮火声越来越近,他知道时间不多了。副官急匆匆的跑来汇报:“司令,后方两团的人马还没跟上……”



黄百韬知道等待就意味着全军覆没,而舍弃那两团兵力或许还能为剩下的部队争取一线生机:“不等了,炸桥。”副官有些犹豫:“可是……”“没有可是!”黄百韬打断了他:“再拖下去,所有人都得死在这里,炸桥,立刻执行!”

随着一声巨响,桥在火光中轰然倒塌,黄百韬转身对身边的士兵们喊道:“所有人,跟我走!”说罢,他整了整军装,带着残余部队匆匆朝徐州方向逃窜。此时的黄百韬自认为逃过一劫,全然不知等待他的将是更加严密的包围和最后的覆灭。



我军向敌军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猛攻,黄百韬站在指挥部里,脸色惨白如纸,望着眼前这惨烈的战场,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爆炸声和士兵的惨叫声,心中满是绝望:“完了,全完了,这仗没法打了,眼前根本看不到一丝希望!”

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仍不死心,他将桌上的文件狠狠扫落在地,对着一众高级将领咆哮道:“黄百韬兵团不能丢!马上让黄维兵团全速前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我把他救出来!”

于是,黄维带着士兵们匆匆朝着淮海战场赶来,试图挽回败局。而此时的黄伯韬以为蒋介石放弃了自己,思索良久,随着一声枪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为这场战役的这一阶段画上了句号



陈赓巧布局,徐其孝勇阻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黄维率领着12万士兵,浩浩荡荡地向徐州进发。他们的目标是驰援被围困的徐州守军,黄维对身边的副官说:“此战若胜,徐州之围可解,我军士气必将大振!”

面对来势汹汹的黄维兵团,我军却只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陈赓手下的11旅。11旅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陈赓多年精心打造的尖刀部队,战斗力极强。陈赓站看着南坪集和浍河一带的标记,对身旁的人说道:

“你们看,黄维这家伙一贯行事风格莽撞,又急于救援徐州,他铁定会走南坪集这条路。咱们要引导他深入浍河地带,到了那里,地形对我们有利,打起来就更有把握。现在必须得在南坪那边拦住黄维兵团,不能让他轻易过去,去把徐其孝给我叫来!”



不一会儿,徐其孝匆匆赶来:“陈司令员,您找我?”陈赓点点头,说:

“我把挡路的重要任务交给你,你带部队去南坪集,拦住黄维兵团。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要把他们拖在那里,等大部队完成部署,明白吗?”

徐其孝回答道:“是!”领命后,他连忙率部奔赴南坪集,到达南坪集后,徐其孝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勘察地形。徐其孝一边走一边观察,心中暗自思忖:“要想让黄维乖乖钻进咱们的圈套,得先给他点厉害瞧瞧。”



突然他停下脚步,兴奋地对身旁的警卫员说:

“有了!咱们一边正面和敌人周旋,凭借有利地形阻挡他们的进攻,消耗他们的锐气;一边找机会,放出个诱饵,把敌人的小分队引出来,然后来个瓮中捉鳖,一举消灭!”

当距离南坪集越来越近时,黄维的先头部队神色慌张地赶来报告:“报告司令,南坪集有解放军部队驻守,工事修筑得十分坚固!”黄维听后,只是轻蔑地哼了一声,大手一挥:“能有多坚固?派两个团,再把大炮拉上,给我轰!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撑多久。”



随着黄维一声令下,两个步兵团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大炮也被推上前沿阵地。轰炸过后,房屋被炸得七零八落,稍高些的建筑和树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弥漫的硝烟。

几轮轰炸过后,黄维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想都没想,就打算直接率部通过。黄维兵团的先头部队刚踏入这片土地,就感觉气氛不对劲。“冲啊!”伴随着这声呼喊,解放军战士们一跃而出,朝着黄维的部队猛冲。

黄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动静问道:“怎么回事?”



“司令,是解放军,他们……他们早就埋伏在这里了!”黄维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谋划的行军路线,竟然被解放军提前识破,还遭到了突袭。

1948年12月,国民党第12兵团被我军全歼,兵团司令黄维被我军俘虏。

黄维对陈赓说:你手下的旅长,在我这可以当军长

听说黄维被我军俘虏的消息,陈赓特意前来探望。黄维见到陈赓,心中五味杂陈,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陈赓啊,我一直想问问,那天在南坪集跟我打得那么狠的那位是谁呀?”



陈赓说:

“那是我手底下的一位得力旅长,叫徐其孝。他可是一员虎将啊,作战勇猛,战术灵活,把你的部队挡得死死的。”

黄维听后,半开玩笑地说:“这要搁我手下,像徐其孝这样能打的都能当军长了。”陈赓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黄维啊黄维,你就别想了,就算真让徐其孝当军长,他也不会跟着国民党走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徐其孝紧紧追随陈赓的步伐,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军事素养、卓越的指挥才能以及在战场上屡立的赫赫战功,终于被正式任命为第十三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徐其孝依旧活跃在国防事业一线。战友们都对他的英勇赞叹不已,常常听到有人感慨:“跟着徐其孝,心里就有底,再难的仗都能打!”

1952年,组织安排徐其孝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深造,学成归来后担任第二步兵学校校长。到任后,徐其孝一头扎进教育工作里,在他的努力下,学校为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国防建设筑牢根基。



1955年,徐其孝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同时获授少将军衔。

1983年,徐其孝退居二线,但他对部队和国家的关切丝毫未减。他一头扎进军事理论研究领域,时常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思考着如何将先进理念融入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相关部门提供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建议。

闲暇时,他常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到年轻新兵训练,他会上前和大家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激励新兵们保家卫国、不负使命。



1997年3月19日,这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83岁老将徐其孝,在成都逝世。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悲痛哀悼,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