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的战士们在贺龙的带领下踏上长征路。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便是国军中将纵队司令张振汉,他也是唯一一位跟随我军长征抵达陕北的国军将领

然而当张振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蒋介石身边的时候,面对这位昔日爱将,蒋介石竟然见都不见,直接下令:“立即处决。”

身为蒋介石的爱将,张振汉为何会跟随红军长征?最重要的是张振汉回去后,蒋介石为何不愿放过他呢?



蒋介石的爱将

张振汉1893年出生在徐州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当时处于军阀混乱时期,百姓民不聊生,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为了生存下去,张振汉决定参军。

为了能更好地在战场上生存下去,张振汉发奋学习,终于考上北洋军阀办的陆军学校。没多久,他又进入保定军校炮兵科第三期学习,在此期间接受严格的训练、学习军事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后来担任湖南省主席的何健是同学。



1924年,张振汉被任命为奉军连长。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参加北伐军。1928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8师第142旅第283团团长,因为表现优秀,且每次上战场都冲在最前方,所以没多久就升为旅长。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张振汉身上的才能被蒋介石发现,尽管他不是嫡系,也不是黄埔系,但却被任命为鄂军第41师师长,后来被授予国民党中将军衔,也可以说是蒋介石的爱将了。

1932年6月,蒋介石制订了重点进攻鄂豫皖根据地和湘鄂西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计划。当时张振汉的上级徐源泉被任命为副司令官,主要进攻湘鄂西根据地。张振汉担任左路军第三纵队司令,成为“围剿”贺龙部的主力。



在发起进攻前,徐源泉将张振汉等将领叫来叮嘱道:

“左翼军从东北向西南进攻,朝洪湖逼近;右翼军先去莲花寺附近堵截红军,等左翼军三面都控制了洪湖地区后,再从西面配合,合力围攻洪湖。此次必定能将红三军和湘鄂西领导机关消灭干净!”

但是贺龙等人商量后决定向外线机动作战,只有这样才能保存红军实力。但夏曦没有听取贺龙的意见,调红7师和警卫师主力固守东荆河南岸地区。



8月24日,张振汉率领第三纵队占领了东荆河以南的多个地点。31日,他们在刘建绪带领的第四纵队的配合下,将夏曦率领的红7师包围在新沟嘴等地。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红7师损失惨重,被迫退回监利周老嘴。

10月上旬,夏曦率部向苏区西北方向突围,彻底撤出洪湖根据地。此时的张振汉十分高兴,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之后会在贺龙手上栽跟头。



贺龙:你为红军立了一大功

1935年初,蒋介石担心活动在湘鄂西的红二、六军团向西前进,和中央红军汇合,于是紧急调11万人“围剿”红二、六军团。在这一前提下,张振汉所率领的第41师和红军在洪湖地区展开激烈的战斗。6月,萧克带领红六军团包围了宣恩县城,张振汉收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前去支援。

国民党军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电报刚好被我军截获并破译。经过慎重思考,领导人决定让贺龙和任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急行前往忠堡,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假装向宣恩县城进攻,实则主力隐蔽在一旁,等待埋伏张振汉部。



6月12日,张振汉先派出两个旅作为先头部队,朝宣恩县城进发。他则率领师部主力和一个黄百韬担任旅长的第123旅紧跟其后。第二天早上,国民党第41师先头部队刚进入我军埋伏圈,红军战士便发起进攻,将其分成好几段,然后逐个击破。

等张振汉率部抵达忠堡的时候,四周的制高点已经被我军占领。紧接着,我军向张振汉部发起炮击,敌军41师的电台被击毁,参谋长也中弹身亡。看到这一情况,黄百韬当即下令:“快跑,快跑!”张振汉因为头部和身上中弹片而被我军俘虏。



被俘虏后,张振汉十分担心自己会被杀掉,因为在此之前,曾被我军俘虏的国军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就是被处决了。就在张振汉惶恐不安的时候,贺龙找到他说:“现在你面前有两条路,要么生要么死,你选哪一条?”

张振汉毫不犹豫地说:“自然是选择生。”贺龙笑着说:“你只要能将功赎罪,别说死罪可免了,活罪也能免。”张振汉一听连忙问:“不知道贺军长您是什么意思?”



贺龙上下打量了张振汉一眼,问:“我听说你是保定军校的高材生,还是炮科毕业的,这是不是真的?”张振汉点点头,说:“没错。”贺龙又说:“我们的炮兵连长受了重伤,无法参战,炮连的其他战士只会放炮,但瞄不准。所以这才想请你……”

之后的话贺龙虽然没有说完,但张振汉却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有些犹豫,毕竟这是对“自己人”下手。看出张振汉的犹豫,贺龙继续说:“如今这种情况,你的‘自己人’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能救自己。”听到这里,张振汉点点头,同意了。



贺龙又说:“在此之前,我要先检验一下你的本事。只有两发炮弹,如果你能击中远处那两个碉堡,就能将功赎罪。”张振汉上前先是目测一下距离,然后调整好角度,随着“砰砰”两声爆炸声,刚还被贺龙指着的碉堡瞬间化为灰烬。

贺龙见状高兴地拍了拍张振汉的肩膀,说:“好好好,你这是为红军立了一大功!”

跟随红军走完长征,蒋介石:直接处决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等人的带领下开始长征,张振汉一同前往。长征途中,领导特意给张振汉配了一匹骡马,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我军只有军团级以上的干部才有资格配备骡马。得知这一情况的张振汉十分感动,下定决心要为我军尽点绵薄之力。



1936年1月29日,红军先头部队为了渡过清水江,便让战士们架桥。不过由于水流太过湍急,三角架很难固定。就在大家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张振汉提出解决办法:“我们可以用石头绑住三角架,然后再在水中固定。”就这样,在张振汉的耐心指导下,一座简易的桥梁架起,战士们顺利渡江。

后来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因为没有船只而被堵在江边。张振汉提出可以砍些竹子来制作竹排渡江,于是战士们乘坐竹排渡到对岸。



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地后,没有粮食成为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很多战士只能吃野菜或者树根,但看护张振汉的红军战士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将粮食剩下来给他吃。张振汉十分感动,这也是他能顺利走出草地的重要原因。

走出长征后,张振汉的思想发生巨大改变,他认为只有共产党能够拯救全中国。于是抵达延安后,他请求将妻子也接过来,在这里安家,为共产党做事。



当时正值全面抗战爆发,毛主席亲自找张振汉谈话:

“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觉得还是让你回去比较好。之前不放你回去是担心你的安全,如今国内和平实现,你也是时候回去了。回去之后可以继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也希望张将军能够不忘初心。”

经过反复思考,张振汉接受了这一建议,谁曾想他刚回汉口,就听闻蒋介石对自己下达“格杀勿论”的命令。幸好不少国民党高官替张振汉求情,这才留下一命。但也正是如此,他下定决心要跟着共产党走。



1949年,张振汉参加湖南起义,并于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长沙市人民政府委员等职务。1967年5月26日,张振汉因病去世,享年69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