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384

“如果我在现在长大,我可能会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基金会会长比尔·盖茨,在2025年1月出版的自传《源代码》的后记中提到,他小时候,有很多符合自闭症诊断标准的表现:

“我的父母没有指南或教科书来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儿子会对某些项目如此着迷,会错过社交暗示,还会在无意间行为粗鲁或不适当,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何影响。”

盖茨在书中说,由于“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这个词要到1990年代才被创造出来,所以,在他的童年时代,“有些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其他人不同,这一事实并没有被广泛理解。”

整理|秧子

编辑|Jarvis


从“怪胎少年”到世界首富


1小时内读完150页书,并记得其中90%的内容;到停车场走一圈,可以知道哪些人没来上班,因为他记住了所有人的车牌……

作为微软的联合创始人,盖茨确实有着令人艳羡的才华,但是他也常被人诟病情商低、社交能力差,说起话来甚至有点“毒舌”。

如此大的反差集于一身,也难怪总有人会怀疑——他是不是有自闭症?这个猜测,最近可能有了答案,盖茨在他新出版的回忆录——《源代码》中写道:“如果我在现在长大,我可能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盖茨在书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他在书中写道,幼时自己的“社交迟缓、重复性行为(如摇晃身体)”曾被视为“古怪(weird)”。在书中,盖茨多次用到这个词汇。

青少年时期的盖茨瘦弱、孤僻,这让他难以合群。因此,他非常喜欢和几个朋友一起到野外徒步旅行,这让他们远离大人的控制,可以自己做决定,规划路线,规避风险。

在盖茨看来,徒步旅行和编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其实二者都像在冒险。“无论是和徒步旅行的朋友还是和编程的朋友在一起,我都在探索新的世界,前往大多数成年人都无法达到的地方。”盖茨说道,“编程让我能够自己定义成功的标准,而且它似乎没有边界,不会因为我奔跑的速度或者扔东西能扔多远而受到限制。”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盖茨的“怪异”行为越发明显。他会特别痴迷于某些事物,很少说话,也不接触人群,甚至几天都不出门,房间总是乱七八糟……

父母试着纠正他的行为,带来出席慈善晚会和公众活动,让他试着结交朋友,

“以前人们对于自闭症的定义是是十分狭窄的,也不了解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盖茨说。因此,他的这些行为虽然让身边的人感到困扰,但也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

然而,盖茨是幸运的。 他的父母在教育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他们带着盖茨找到了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和辅导。 优渥的家庭条件让他们可以为盖茨提供了一切他所需的支持,同时也给予盖茨情感成长的空间。

他们会带着小盖茨参加各种聚会、户外活动,为他创造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他们没有让我变得内向,而是把我推向了外面的世界——去棒球队、参加童子军和其他家庭的聚会。”盖茨回忆道。

与社交障碍同样令人“瞩目”的还有盖茨过人的天赋。他记忆力惊人、尤其擅长数学。他的父母显然也没有浪费他的天赋,把他送入了一家私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盖茨将自己的专注应用在数学和科学上,把“缺陷”变为优势。

也是在这所学校,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肯特·埃文斯(Kent Evans),以及后来的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开启了一段技术商业神话,一度霸榜世界首富。


自闭症谱系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吗?

尽管年轻时的思维方式给盖茨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他却坚定地表示“不会拿自己的大脑去交换任何东西。” 他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如果有人发明了一种药丸,说‘好吧,它能让你的社交技能会变得正常,但你的专注能力也会变得‘普通’,那我不会吃那颗药丸。”

“也许我忘记了当时有多痛苦,但我需要我的神经多样性来编写那套软件。”他说。他可以在脑子里构建整个程序,而这需要极端的专注力。“我人生中的第一段代码,是在一次雪地徒步时写的。当时我又冷又累,但还是在脑海里构思代码,后来这段代码被我用在了 Microsoft。”

盖茨在书中写道,进入私立学校后,同学们觉得他就是个“孤僻的书呆子”。“ 我的老师、父母和校长都不知道该如何对我。我的成绩好坏参半;我的态度则取决于当天的心情和科目。除此之外,有人决定要矫正我那刺耳的声音。”


五年级时,盖茨开始去学校的言语治疗师那里做言语训练,除了要练习他讨厌的“大熊爸爸嗓音”,还要“一边舔面包棒末端的花生酱,一边练习字母 r 的发音”——这让盖茨觉得愚蠢,而言语治疗的结果是,言语治疗师建议盖茨复读五年级,原因是他表现得像“智力迟缓(retarded)”。

幸运的是,盖茨的父母没有听从留级的建议。八年级时,盖茨在地区数学竞赛中拿下最高分。但他经常旷课,不交作业,“我对此毫不在意,直到我发现老师把我和成绩最差的同学分到一组,透过他的眼睛,我意识到他们觉得‘盖茨是个笨蛋,这可太伤人了。’”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我甚至买了两套教科书,一套放在家里,这样别人就不会发现,我晚上其实都在卧室里埋头苦学。”

没过多久,盖茨已经可以在学校教授同学们编程课程。1973年,盖茨考入哈佛大学。在哈佛,他全情投入在编程上,几乎每天泡在计算机实验室,为了写好一个程序,他一个月在计算机上狂刷了711个小时。

他的大脑一直在不停思考,也愿意挑战权威。因此,在两年后,他毅然辍学,与保罗·艾伦共同创立微软时,他的老师也丝毫不觉得惊讶。

在盖茨看来,自闭症谱系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社交障碍让他难以合群;另一方面,高度的专注力让他得以深入思考很多复杂的问题。

他的天赋和才智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但是他的努力也不能被忽视。 除了个人“特质”,家庭与教育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虽然行为古怪。 但是父母并没有把这种“古怪”视作病态,而是寻找专业医生提供支持。

同时,鼓励他积极社交,并根据他的特长,把他送入了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私立学校,让他的天赋得以深造和施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盖茨这样的天赋和条件,但这种因材施教的理念的确值得倡导。

盖茨还提到,虽然自己的社交能力发展缓慢,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以及有了孩子后,情况开始有所改变。如今,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并且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更加得体。


“古怪”不等于自闭症,但有问题一定要重视

童年的经历让比尔·盖茨对于自闭症群体有了更多的关注。2018年,大米和小米创始人大米曾参访日本一家自闭症融合学校,学校理事长拿出了,他告诉大米:“比尔·盖茨先生认为自己也是自闭症人士,他听说了我们的故事,认为我们非常伟大,给我们寄来了贺信鼓励我们。” 如今,比尔·盖茨在新书中的自我溯源,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自闭症谱系的关注。


近些年,像比尔·盖茨这样公开谈论自己自闭症谱系身份的人士不在少数。 例 如,马斯克在2021年透露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全球顶级科技期刊《科学》杂志主编霍尔顿·索普(Holden Thorp),也在去年承认自己是一位自闭症谱系患者。 在他们的自述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行为古怪、社交障碍”等字眼。 那么,“行为古怪”就一定是自闭症谱系吗?

中山三院发育儿童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曾提出,自闭症是个体自闭症遗传易感性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认为,遗传易感性是一个孩子是否患自闭症的前提,提供了患自闭症的可能性。而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教育和人文环境,这为自闭症的发生或发展提供了现实性。

遗传易感性如果足够强大,社会环境对一个孩子是否患自闭症可能影响不大,但会影响自闭症的严重程度。而遗传易感性如果不是特别强大,社会环境不但会影响自闭症的严重性,甚至会影响自闭症是否发生。

如果环境理解、接纳,教育得法,有一定遗传易感性或有患自闭症可能(表现为自闭症某些特质)的儿童,可以不被诊断为自闭症,或者诊断为自闭症,但程度很轻,可以通过恰当干预得到较快较明显的改善,包括“脱帽”。反之亦然。

如果环境不理解、不接纳,教育不得法,有轻度遗传易感性或有自闭症特质(不是自闭症)的儿童,也可以发展或被诊断为自闭症,或者轻度自闭症可以发展为中度或重度自闭症。

也就是说,不存在功能损害的自闭特质与带有功能损害的自闭症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个转化,可以发生在低年龄,也可以发生在大年龄甚至成年期。

很多时候,对于低年龄的儿童,自闭症的诊断也许是不那么确定的。而给孩子们的干预其实也就是正常儿童教育的强化版本,让孩子多一点处在与人互动的情景和游戏活动之中。

就像盖茨在采访中说的那样,如今,他仍然会在讲话时前后摇晃,就像一个节拍器,但他已经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同。“也许这能给那些正在养育‘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的父母一些帮助。”

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1、

2、

文末互动:

你认为比尔·盖茨是自闭症谱系吗?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也是自闭症谱系?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leiying@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