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五期
《民法典》法律日历
2025年是民法典施行的五周年,以《民法典》内容为核心的普法栏目「法律日历」,每周一期,用专业的视角帮您还原案情原委,分析复杂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精选案例」精心挑选涵盖婚姻、继承、合同、物权、人身等方面的一百余个生活案例,分析案情、普及法律常识;「名词解释」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读者解释专业的法律名词,传承法律思想,弘扬法治精神。
关注栏目不迷路,每周一期两组案例,欢迎关注!(关注我们,即可在公众号菜单栏“法律日历”查看往期内容~)
TIPS:文末含互动答题
名词解释
继承权: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当法定的条件具备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已经拥有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
精选案例(九)
【车内起火跳车受伤】
“五一”长假,大有乘坐私营长途汽车返乡,车辆行至泰州境内高速公路时,因发动机故障导致车厢内冒起浓烟。驾驶员迅速将车辆靠边停下,打开车门让乘客自行疏散,并用灭火器对发动机喷酒降温。满车乘客中有不少老人、孩子,均从车门安全离开。大有位于客车最后排,见人员疏散缓慢,因担心发生意外,从车窗向外跳出,导致双足跟粉碎性骨折,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因赔偿问题产生争议,大有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车主赔偿各项损失共计20万元。
法律解释
民法典明确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是,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车主认为大有采取避险措施不当造成损害,对此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大有位于客车最后一排,从前门疏散需要时间,容易耽误逃生的最佳时机;而从靠近的车窗跳出,则可能导致身体受伤,当下情境发生了生命权和身体健康权之间的利益权衡。显然,大有避险行为所保护的生命价值要高于所损害的身体健康价值,故大有的避险行为未超过必要的限度不构成避险不当,该冲突下的取舍符合立法精神和道德准则。故法院判决,客车在行驶时发动机故障引发险情,致使大有在紧急避险中受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精选案例(十)
【救落水儿童】
小庆与小明是小学同学,寒假期间,他们俩到雷家湾老堰堤上玩耍。小明不慎跌入堰塘,小庆捡起地上的树枝趴在堰塘边缘处对小明实施救助,结果也不幸滑落堰塘。就在两个孩子垂死挣扎之际,返乡探亲的郝仁刚好路过,毫不犹豫地跳进堰塘,奋力将两个落水儿童救上岸。两个孩子幸免于难,郝仁却因救人时大量呛水,导致肺部严重积水,住院治疗了半个月,花去将近3万元的医疗费。郝仁的父亲希望两个孩子的监护人对此作出补偿,能得到法律支持吗?
法律解释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彰显社会正能量的善意之举。民法典新增的见义勇为免责条款,让我们内心笃定,见义勇为是具有文明共识的社会义举,善行善意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民法典明确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有序分摊了侵权人、受益人的各方责任,对行善者责任豁免,让行善者的权利保障得以制度化、常态化。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让社会美德重新归位。郝仁因救人遭受损害,可以要求两个孩子的监护人给予适当补偿。当然,我们在倡导见义勇为的同时,也必须提醒,实施救助行为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因盲目救助而造成更大的损害。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相信看完以上知识点介绍后
大家对《民法典》
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接下来
通过一道题目来自测下吧!
判断题
小张在见义勇为救助落水儿童时
不幸遭受身体损害
小张可以要求落水儿童的监护人
给予适当补偿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点击空白处滑动查看答案解析-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回顾更多《民法典》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无规矩不成法》.二〇二五民法典日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虹口区的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新朋友
“虹口法博士”
私人法律顾问
24小时在线
如果您在生活中、工作中
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
赶紧点击菜单栏学法用法-智慧问答
进入问答页面
输入您想要咨询的
法律问题关键词
“虹口法博士”将在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