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口2月7日电 (记者李学山)又是一年好春光,潮头逐浪自贸港。2月5日,蛇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海南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招商、引才、上项目,说发展,鼓干劲,力求新春“开门红”。
2月5日,海南“新春第一会”——海南省人才大会在海口召开,提出要广聚四方之才,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春第一会”为何聚焦人才?正如会议所指出的,人才是影响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海南正举全省之力决战封关运作“一号工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条件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此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精准把握人才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地位,切实增强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人才“引育用”并重,推动海南省人才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会上,不仅有“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等蓝图关键词,还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荟萃之岛建设方案等“施工图”文件,将重点聚焦“4+3+3”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五向图强”,充分发挥“三度一色”资源禀赋优势和开放政策制度优势,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载体建设,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海南建成人才荟萃之岛。
按照这份“施工图”,人才荟萃之岛将在2027年取得标志性成果,到203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全面建成;记者发现,这一时间节点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目标基本同步。
省里对人才求贤若渴,市县自然对人才发展工作更为重视。
2月5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新春第一会”——“落实与行动年”动员部署大会,在号召全县上下“起而行之、大抓落实,要力戒空谈、崇尚实干,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说实话、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让每一份成绩都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同时,也要求对想干、敢干、会干、干出成绩的同志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大力表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宽容失误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县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务实担当。
与保亭比邻的三亚“新春第一会”则把重心放在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当天召开的三亚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促进大会要求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全力全速谋抓项目,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加快推动三亚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奋力在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中挑大梁、当先锋。
“新春第一会”之所以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因为在三亚看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三亚发展的“强引擎”。为此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号工程”,大抓实抓招商引资,紧抓硬抓项目建设,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为三亚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位于海南岛西部的东方市也把“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定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月5日,东方市召开一季度“开门红”动员部署会暨招商引资誓师大会,强调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锚定目标、紧张快干,全力拼抢一季度,确保实现“开门红”和“5+3”大突破目标,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点,加快建设海南西南部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什么是“5+3”大突破?按照今年东方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法,“5+3”大突破行动主要是实施工业经济大突破行动、实施乡村振兴大突破行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大突破行动、实施城市能级大突破行动、实施作风建设大突破行动、实施为民服务大突破行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大突破行动以及实施旅游业大突破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东方市还举行了2025年2月份投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共集中签约项目11个,签约总金额90.1亿元;集中开工项目26个,总投资51.1亿元。
作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和工业重镇,儋州的“新春第一会”的重心同样是项目建设。2月5日召开的儋州市委常委会(洋浦工委)会议要求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抓指标、上项目、促投资,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牢基础。以蛇行千里的劲头,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
招才引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年之计在于春,梳理海南各地的“新春第一会”关键词不难发现,从省里到市县,都在铆足了干劲,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这意味着,在蛇年新春,海南再次自我加压,要在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交出一份漂亮答卷。
目标激干劲,号角催奋进。2025年,海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