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5时,麻阳县黎坪村的薄雾中,56岁的杨再衷挑着两筐冰糖橙,迈过村头石桥,踏上前往7266次怀化至澧县慢火车的山路。这条路他走了20多年,肩头虽被担子压弯,却越走越踏实。
2001年,杨再衷还是个普通果农,挑着自家水果翻山越岭,再赶上7时48分发车的7266次慢火车去吉首。那次,一位旅客闻到水果香主动询价,让他第一次开口吆喝。从此,这趟慢火车成了他的“流动摊位”。
“自己种的,很甜的,尝一下!”车厢里,旅客交谈的声音与他嘹亮的吆喝声交织。旅客接过切开的冰糖橙,品味到家乡的甜味。
春节刚过,车厢里挤满了返城复工的务工人员,行李架上塞满大包小包,杨再衷的担子更重了,但他的吆喝声也更响亮。一位年轻的女士尝了橙子感叹“真甜,带点到公司给同事们尝尝。”
麻阳的冰糖橙远近闻名,杨再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他逐渐学会用微信接单、邮寄水果,但沿线不少村民住得偏远,快递不便。“为了让更多老乡和旅客都能尝尝,我才一直挑着担子上车卖。”他说。
杨再衷的变化离不开长沙客运段“春梅服务队”的支持。这支由列车员组成的志愿队常年活跃在7266次慢火车上,她们不仅帮他吆喝,还用直播替他拓宽销路。“一次直播就帮我卖了几百斤橙子。”他感慨,有了她们的帮忙,日子越发有盼头。
过去,不少果农因农药、肥料价格上涨、收益低而外出务工。如今,服务队把镜头对准田间果园,让更多人看到麻阳特产的魅力,带动村民们重返土地。10年时间里,为麻阳果农销售冰糖橙、黄桃、西瓜、猕猴桃等农产品,总价值在3000万元以上。
到了收获季,服务队还利用休息时间下地帮忙。村里的红高粱、果蔬都在她们的挥汗劳作中顺利收割;她们也给孩子们送去书籍文具,陪老人聊家常、理发修甲,用实际行动把温暖传遍山村。
这趟开行了四十多年的慢火车,不仅运送货物和旅客,更承载了大山深处的希望。杨再衷说:“等我老了,还希望孩子们能守着这片地,把咱麻阳的冰糖橙带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尝到我们的甜味。”
清晨的炊烟与列车的汽笛声交织在春运里,形成了一幅温暖的乡村振兴画卷。7266次慢火车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将村民们的梦想与生活紧紧连接。从田间到车厢,从小农经济到品牌农业,这条慢火车见证了乡村的崛起。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每一步都扎实,每一程都满载希望。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通讯员 邓宇翔
编辑:吴帆
审核:戴舒婷
监制:赵灯
春节假期,广铁到发旅客超2800万人次
二十余载坚守岗位,真情护航旅客归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