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张小松

赏花灯、看春晚、听柳腔、逛年集……春节假期,青岛市即墨区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四大主题百余项文化惠民活动,涵盖文化展演、文旅活动、非遗体验、图书惠民等系列,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


700余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闹新春

春节假期,一场场文化盛宴在城乡各地轮番上演,为广大民众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儿。依据中心城区与各镇街社区、村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在中心城区,精心筹备了360余场次的文化惠民活动,既有古韵四溢的“来古城·过大年”,让市民们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感受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又有地方特色的“巳巳如意 岁岁即祥”2025即墨区春节联欢晚会,用精彩的节目展现当地风采;还有婉转悠扬的柳腔专场演出,余音绕梁,唤醒人们心底的乡情记忆。

在各镇街社区、村庄同样热闹非凡,380余场次的活动如火如荼。“百县千村书法惠民”活动现场墨香四溢,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此外,非遗舞龙踩街、村晚文艺演出、“我们的节日·春节”等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现了传统春节的民俗风情。


其中,备受瞩目的“来古城·过大年”活动自1月22日正式开启,涵盖文艺演出、戏曲展演、新春灯会、新春庙会、年货大集、灯光秀等十大版块,丰富多元的内容吸引了无数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截至目前,该活动已举办黑悟空巡游、新春主题灯会、舞狮舞龙表演、县官巡游、音乐角歌曲演唱、灯光秀表演等15余类活动共30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35万人次,让这个春节热闹非凡,年味四溢。


“巳巳如意 岁岁即祥”2025即墨区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春节期间全民共庆的高品质文化盛事,将区本级“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群众海选与专业精品文化供给有效结合,一方面,挖掘出了众多隐藏在民间的文艺高手,为晚会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引入高水准的歌舞编排、构思巧妙的小品创作、让歌舞、小品、魔术、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在晚会上交相辉映,全方位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线上+线下城乡同享文化餐

即墨区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城乡分线推进的策略,为全区市民呈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线下,民俗雅韵共交融,新春喜乐满城乡。传统戏曲柳腔专场演出率先奏响新春乐章,舞台上,演员们粉墨登场,凭借婉转细腻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春节假期,即墨区先后组织开展迎新春柳腔专场演出、写福送春联活动102场次,“游山玩水迎新春—太行山写生作品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驻足欣赏。同时,各镇街也组织开展了扭秧歌、广场舞展演、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受到当地群众广泛欢迎。

线上,云端畅享文化味,指尖轻点赏年俗。即墨电视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精心编排春节节目单,重磅推出《小城故事多》《向阳而生》等一系列优质剧集展播,让春节假期更加充实惬意。即墨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即墨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纷纷推出“闻香识书周周荐”春节特辑、即墨美景进剪纸、“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年俗展览等线上文化活动,方便群众通过云平台、微信、电视等媒体渠道,在家享受精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海洋大集”点亮即墨非遗年

作为春节期间即墨区的一大文化亮点,“海洋大集”系列活动为非遗传承与年俗文化注入了全新活力,赋予传统“庙会”“大集”以崭新内涵。非遗集市、年货大集热闹非凡,春节期间,即墨区累计共举办216场次。


非遗集市上,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竹编艺人将一根根竹条编织成实用又美观的器具;烙画匠人以烙铁为笔,在葫芦上绘就栩栩如生的画面……市民们穿梭其中,挑选心仪物品。据不完全统计,线下销售额约5320万元。


春节期间,1200场次的现场直播吸引了超1500万人次在线观看,销售额超2亿元。主播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即墨服装和特色农副产品,真正让即墨产品借助互联网的翅膀飞向千家万户。

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为统领,一场覆盖城乡的文化惠民活动火热进行,将持续至2月28日。即墨区凭借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丰富多彩的活动策划,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