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陈浩

2月6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二天,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新春第一会”。

“新春第一会”往往发挥着“把方向、定基调”的作用。大会的主题,即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这一会议,是观察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马鞍山亦不例外。

“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当天,会议现场悬挂的会标格外吸睛。“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彰显出市委市政府推进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与会者纷纷表示。


2025年马鞍山市“新春第一会”会场。储灿林摄

据人民网安徽频道观察,除了一以贯之聚焦制造业,大会还有颇多新的看点。

今年安徽省“新春第一会”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那么,各省辖市具体该如何落实呢?马鞍山市结合自身实际,在“新春第一会”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牵引性抓手——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马鞍山因钢设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制造业城市。因而,“新春第一会”关注制造业,把准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和数字赋能的切入点。通过数字赋能制造业,带动一产、三产数字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从而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汉马科技智能化生产车间。储灿林摄

记者获悉,马鞍山市通过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发展。去年GDP增长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9%,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产值达3200亿元(“1”是以钢铁新材料为主导的先进结构材料,“3”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N”是其他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连续两年,马鞍山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在这里,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的产业发展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尽管连续两年聚焦同一主题,但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新招迭出。”一位两年都参会的马鞍山市经济战线干部说道,大会干货满满,形势分析到位,目标切实可行,举措精准管用。


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控中心。储灿林摄

今天的“新春第一会”,为马鞍山推进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46%,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40个以上。

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全域数字赋能为路径,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性抓手,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为驱动,以项目和场景为带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储灿林摄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是一场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既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更需要干字当头的拼劲。会上,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说:“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挑大梁、创先争优,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出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