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京津冀三地分别举行“新春第一会”,提出新一年发展目标。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第一会”的重点工作安排,往往对全年具有指向意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各地方“新春第一会”释放的信号更加值得关注。
细看京津冀三地“新春第一会”提出的今年“任务清单”,高质量发展、“开门红”、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聚焦民生等成为三地“新春第一会”的主要议题,三地政府重点提及了相关内容并作出了部署。
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全力推动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实现“开门红”对于稳预期、提信心、增动能至关重要,也将推动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在“新春第一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强调,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要看到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必须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盯住每个季度,抓牢每个指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用足用好“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全方位扩大消费,加强文商旅体融合,创造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服务性消费,增强城市烟火气。着眼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扩大有效投资,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等重大项目建设,各区要因地制宜拿出务实举措。
天津市委书记指出,要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扎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全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用足用好中央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叠加效应、协同效应。服务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瞄准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主动走访、摸排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巩固产业向好态势,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链,加强分析研判、跟进推动。全方位扩大消费需求,稳住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千方百计抓好项目投资,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推动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
河北省委书记指出,现在已经进入2月份,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干字当头,强化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抢抓政策机遇的敏锐性,加紧推进项目建设,精准发力提振消费,扎实做好春耕备播、安全稳定等工作,确保一季度“开门红”。
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全年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乃至全年经济实现高增速的核心,便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
北京市委书记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切实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升“三城一区”创新发展能级。持续加大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围绕未来产业建立长期投入机制。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天津市委书记表示,要加强精准施策,强化抓增量思维,以产业焕新带动科技创新支撑城市更新,以做优增量推动盘活存量有效提升质量,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未来产业竞争力,在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塑造新优势。
河北省委书记指出,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用好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各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
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
除了科技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新春第一会”的一个重点。持之以恒把营商环境营造好、维护好、发展好,将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北京市委书记指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市场大循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畅通资本、数据、技术等要素流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增强企业办事便利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北交所发展壮大。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两区”优势,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办好“四平台”等标志性活动。进一步便利出入境、出行、支付、通信等,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城市环境。
河北省委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缓解企业用人用工结构性矛盾,以创新的机制和办法增强民间投资活力,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
天津市委书记表示,要更加注重质效,集中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动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涉及京津冀三地发展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北京市委书记指出,要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接续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深入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和高质量发展意见。抓好首都都市圈规划落实,深化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建共享。
天津市委书记强调,今年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把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谋划思考、找准抓手,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唱好京津“双城记”,在持续推动“十项行动”上取得新进展。
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北京市委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通过民生改善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加强超大城市治理,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完善群众参与治理的机制,弘扬崇德向善社会风气。
天津市委书记指出,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好20项民心工程,持续做好供热、交通安全、春季流感防治等工作,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