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日前,美国新一任国务卿鲁比奥主动和中方通话。通话中,鲁比奥表态称,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这句话一出,让民进党当局最近的“努力”,看起来像个笑话——就在几天前,民进党当局刚刚派出了代表团,出席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民进党当局一直在到处吹嘘这趟行程所谓的“外交成绩”:代表团站的位置“距离特朗普仅25米”。距离近,关系似乎显得也“近”。但事实上,这个代表团在出发前,就接到美国的通知:台湾代表团不能参加典礼!
美方长期以来,总是抱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中国对全球和平构成了最大威胁”,并扬言美国接下来将集中精力推动一系列在安全、经济、生物安全和贸易领域抗衡中国的法案,用尽一切手段对抗中国。美方散布“中国威胁论”,目的不过是为维持军事霸权找借口。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经说过:如果让十几亿中国人过上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对世界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不过现如今美国却转变了态度。
白宫(资料图)
原先拜登政府一再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并宣称维持所谓的“台海现状”,不支持“台独”,但现在特朗普政府除了强调不支持“台独”外,而且还公开表态支持两岸和平统一,这也表明了美国新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诚意。特朗普还表示,希望在他就职100天能够实现访华。他提名的国防部副部长达默公开表示,台湾问题并非美国的重要利益,即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照样会过得很好。当前,美国国内“弃台”呼声持续高涨,因为很多人不希望被“台独”分裂势力拖入到与中国大陆的冲突之中。
实际上,美国的这一立场绝非偶然。鉴于美国近年来在全球事务中的深度介入,导致财政危机和经济低迷,其经济恢复之路举步维艰。因此,2025年美国愿意在海外寻求平衡,通过促进贸易和流通来帮助经济回归正轨。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此前已公开表态不支持台湾独立,并明确将台湾视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前的框架协议中,双方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发展两国关系。然而,随着美国国防部的公开表态,可以判断台湾当局所谓的“领导人”已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卢比奥(资料图)
中美之间隔着一个太平洋,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地缘政治矛盾,台海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自己的事情,这些都与美国没有多大关系。显然,美国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维,就是他们频频“越界”插手中国内政和周边事务的主要原因。但如今局面已今非昔比,事实正如马哈蒂尔所言:在外交、军事、贸易、技术和工业等方面的竞争中,中国有实力胜过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
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无论美国如何表态,都不会改变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台湾何时统一,如何统一,这不仅是中国的内政,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美国的表态,或许能够影响一时的风向,但决不能改变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航向。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新立场,虽然表面上支持和平统一,但实际上却充满了策略性和不确定性。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不会被外部的“棋子”所迷惑。历史的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商务部长人选卢特尼克(资料图)
另外,特朗普27日在迈阿密对共和党参众议院代表致辞时指出,美国政府很快就会对电脑芯片、半导体、药物以及其他基本金属课征关税,主要希望将这些必需品的生产移回美国。特朗普此次特别点名中国台湾,指出高科技产业跑到台湾,而台湾现在在芯片市场的占比达98%,希望这些产业都能够回到美国。同时也表示不希望跟美国前总统拜登一样,补助数10亿美元。
台湾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英伟达、苹果、高通等美国科技公司都从台积电采购芯片。台积电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两座晶圆厂,并在去年4月宣布建造将第三座晶圆厂。台积电表示,第一座晶圆厂将从2025年初开始生产,第二座晶圆厂预计2028年投入运营。路透社指出,尽管台积电已承诺在美国投资650亿美元建厂,但台积电的大部分生产依然在台湾地区进行。如果特朗普真的对芯片加征关税,台积电出口的芯片仍需要缴纳巨额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拜登任期内,也曾试图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施压岛内的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赴美办厂。但事实证明,美国已经不适合发展制造业。一方面,美国的劳工环境,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芯片生产为例,不少企业都是两班倒,这在美国难以做到。岛内企业迁移至美国后,因为用工问题,曾屡次遭到起诉。另一方面,半导体产业链条长,企业的迁移,如果缺乏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只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这次特朗普扬言对岛内的半导体产业加征关税,足以说明在他眼中,永远只有“美国利益”。
对于特朗普宣称要祭出关税重拳将半导体拉回美国本地生产,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28日回应,“台美双方长期在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领域上,互助合作且互信良好,关系紧密,共创双赢,未来将持续关注美方政策,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但有分析认为,民进党当局的“双赢”说法引不起特朗普的共鸣,特朗普认为,台积电等公司“已经很有钱”,这些公司到美国开厂的诱因就是“不想被课征高额的关税或税金”。
芯片(资料图)
对此,国民党民代李彦秀表示,面对“特朗普2.0”来势汹汹,民进党当局不能再继续装睡了。李彦秀指出,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针对台湾芯片制造发表谈话,去年7月与10月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称“台湾把我们生意都抢走了。李彦秀说,拜登时期,用“芯片法案”鼓励台湾地区晶圆代工厂商前往美国设厂,着眼于地缘政治“去风险化”,背后是胡萝卜的政策诱因;而特朗普则是认为台湾地区“夺走”了美国芯片制造业,“偷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背后是祭出100%关税的超级大棒。
事实上,特朗普的激进政策不仅让台湾面临经济和安全双重压力,还可能让台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特朗普上任后,为了展示对大陆的强硬立场,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台军售力度,甚至采取更加挑衅性的政策。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增强台湾的安全,反而会加剧地区紧张,增加冲突的风险。对于台湾来说,寄希望于外力保护,无异于将命运交给他人,最终只能沦为大国博弈中的牺牲品。特朗普的回归对台湾而言,不是机会,而是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