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网购了一次骆驼奶 带给我们两点教训

  警惕!微信购驼奶遇骗局,专家律师教你避坑



△ 唐女士购买时强调不要配方奶

  在如今的市场上,奶制品的种类愈发丰富,牛奶、羊奶、驴奶…… 让人目不暇接。消费者在享受多样选择的同时,也容易陷入选择困境。近期,市民唐女士就遭遇了一件烦心事,她通过微信购买的 “骆驼奶”,不仅在产品性质上与宣传不符,退货时还遭遇商家百般推诿,这让她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上当受骗了。

  消费者诉求:只想买纯驼奶,到手却是配方奶

  唐女士的父亲因胃出血住院,身体状况不佳。经朋友推荐,她添加了一位骆驼奶销售商的微信。对方声称,骆驼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数量稀少,产奶量更是稀缺,驼奶营养价值极高,市面上的商城和超市都很难买到。眼下正开展限时惠民活动,每个省仅有 100 个抢购名额,只需 2460 元就能买到半年用量,共计 6 罐的骆驼奶。

  8 月 6 日,心系父亲健康的唐女士,怀着对产品的期待,通过微信支付了 2460 元。考虑到父亲患有糖尿病,她在购买时反复向商家强调,自己要的是纯奶粉,而非配方奶粉。

  然而,8 月 10 日当唐女士收到快递时,眼前的产品让她大失所望。奶粉包装上赫然写着 “益生菌配方驼乳粉”。这一结果让唐女士十分生气,她当即向商家提出退货退款的要求,可没想到商家却开始各种推诿。唐女士尝试拨打产品上的服务热线联系厂家,却始终未能成功。





△ 唐女士收到的配方驼乳粉。

  “我之前也通过微信买过不少东西,可这次真的太让我失望了。” 唐女士无奈地表示,商家的售后态度让她对产品质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她觉得商家的宣传存在夸大其词甚至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唐女士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骆驼奶时一定要谨慎。



△ 网络宣传的“益生菌配方驼乳粉”适用人群。

  专家解读:骆驼奶并无神奇功效,营养与常见奶相差不大

  记者根据唐女士提供的信息,在网上搜索发现,驼奶的商品介绍中充斥着 “奶中珍品、营养价值高” 等诱人字眼。还有卖家宣称驼奶具有降糖、护肝、抑制癌细胞扩散等神奇功效,甚至表示适合糖尿病患者、乙肝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术后康复者、肿瘤和化疗病人、肾病患者、孕期妇女、老年人和儿童等八大人群饮用。

  那么,骆驼奶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记者就此联系了重庆市人民医院营养科高级营养师刘莉。刘莉介绍,唐女士购买的益生菌配方驼乳粉含有益生菌、益生元,冲调时对水温有要求,不宜超过 40°C,否则会影响益生菌的活性。她还建议,最好单独食用益生菌,以免出现肠胃不适。

  刘莉直言,商家的广告词存在夸张成分。骆驼奶本质上只是一种食物,并非功能保健品,不具备药物的功效。与其他常见的奶相比,骆驼奶可能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上稍高一些,但除此之外,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与牛奶、羊奶在营养方面相差不大。

  刘莉进一步指出,奶只是人们日常食谱的一部分,对人体健康起关键作用的是整体的饮食结构。无论是牛奶、羊奶、驴奶还是骆驼奶,很难简单地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她提醒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要关注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浓度。儿童应根据年龄段选择不同阶段的配方奶,以促进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则要依据自身身体状况,挑选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奶源,切不可盲目跟风,要用科学的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律师提醒:微信购物陷阱多,维权需谨慎

  唐女士表示,为了能顺利退款退货,她多次联系商家,可由于只能通过微信沟通,没有商家的电话,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记者也尝试通过唐女士提供的微信账号添加商家好友,并拨打 400 开头的服务热线联系厂家,但截至发稿前,均未收到任何回应。

  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方荣表示,在微信上加好友购物产生纠纷后,维权难度较大。“因为许多网友不在同一城市,维权可能涉及多个地区,过程繁琐,成本也很高。所以很多消费者最后只能无奈放弃维权,自认倒霉。”

  刘律师还指出,无论是在 QQ 还是微信上进行网络购物,都存在不少消费陷阱。他建议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付款前,要求卖家提供营业执照,并就售后条款进行详细沟通,比如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假货赔偿、逾期发货违约金等,并保留好聊天记录。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记录就能成为确定事实、保障自身权益的有力证据。

  如果是首次通过陌生的微信商家购买商品,一定要选择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支付,并向商家索要发票、银行汇款单、卖家姓名等购物凭证。这样,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能凭借这些证据向工商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相关案例回顾:诈骗团伙借驼奶高价坑骗老人

  早在 2017 年 5 月,江苏媒体就曾报道过一起诈骗案件。苏州警方破获了一个以销售保健骆驼奶为名的诈骗团伙,该团伙宣称骆驼奶 “包治百病”,将原本价值 18 元一罐的骆驼奶粉,炒到近千元 6 罐的高价,作为保健品卖给老年人。短短十余天,就骗了 50 多名老人共计 5 万多元。

  在购买奶制品时,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好相关凭证,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