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争朝夕,策马扬鞭开新局。新春伊始,“共赢浦东 共创未来”引领区2025年抓投资优环境促发展大会火热召开,吹响蛇年奋进“冲锋号”。2月6日,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共同启动“共赢浦东 共创未来”——2025“浦东投资促进年”。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住建委相关领导及区四套班子成员出席本次活动。
会上介绍了2025年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建设十大行动、招商服务五大行动,有关单位签订全年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招商服务任务目标,一批2025年度重点领域项目代表集中签约。
重发展,优化“营商”实现“赢商”
浦东新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肖林介绍,浦东新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力一跳,锚定全年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并保持5%以上的目标,更好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光荣使命。从消费活力提振、改革创新攻坚、新质生产力培育、投资提质扩量、民生福祉增进、产业生态体系营造、涉企全流程服务优化、涉企包容审慎监管提质、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和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开展“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建设十大行动”,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3.0版和《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版各项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在吉利德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看来,浦东新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拓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聚焦企业成长需求,提供了稳定高效、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吉利德落户浦东新区的8年里取得了扎实和快速的发展,也坚定了公司继续扩大投入的信心。
会上,区有关单位共同签订了营商环境任务目标和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展现开新局、优环境、拼经济的坚定决心。
聚产业,投资促进抢抓先机
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投促办副主任张彤介绍2025年浦东新区招商服务五大行动,将全力推进实施产业生态聚势、行业招商聚力、企业服务聚质、资源要素聚合、招商队伍聚能等17条举措,充分发挥“1+38+X”工作体系优势,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
活动现场,7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签约。智元机器人总部及超级训练厂项目预计未来五年研发投入约15亿元,将为浦东乃至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明阳集团国际总部(上海)中心项目总投资8.8亿元,将在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创新发展领域进行科技赋能;御微半导体设备研制项目总投资8亿元,将于三年内实现高端半导体检测设备批量应用等突破;有临医药创新药总部项目总投资5000 万元,提供临床策略咨询、药物警戒等临床研究服务;太驿微行商业遥感卫星总部及研制中心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运营高品质地球大数据产品;沙电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增资1亿美元、总投资达7.28亿美元,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绿色氢能和海水淡化等领域,为浦东新能源产业的强链、升级注入“一带一路”国家新动力;韩国长锦商船中国总部及智慧供应链枢纽基地项目投资额2亿美元,支持浦东全球航运资源配置高质量发展。
“卡尔蔡司是上海和浦东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卡尔蔡司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谢磊进行了这样的总结。1999年蔡司作为第一批外资企业入驻保税区,2021年中国成为蔡司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今年蔡司中国将在自贸区购地自建蔡司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项目占地面积60亩,总基建投资额超6亿元,释放出外资企业看好中国业务、扎根投资本土的强大信号。
2025年,浦东新区将完成规模以上项目开工落地投资额2980亿元。会上,区有关单位共同签订了招商服务任务目标,砥砺韧劲、抢抓先机,推动全区招商服务工作迈上新高度。
扩投资,城区品质加速提升
浦东新区聚焦现代化城区建设,抢抓重大项目进度,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城市更新力度。2024年浦东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0亿元,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城中村”项目批复认定5个,实施规划拔点22个,受益居民7004户,整治提升验收6848户,大幅提升城区品质、优化人居环境。2025年,浦东新区将全力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重大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规模完成1692亿元,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进一步提升区域品质能级,营造城市空间新活力,计划完成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认定,征收拔点及整治提升的改造受益居民将达1.5万户。
陆家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而进深刻体会到城市更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集团长期以来投身于浦东新区的区域开发与服务,2025年将着重关注公共空间、重点楼宇更新和“城中村”改造项目,不断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
活动现场,12个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签约,投资总额分别达909亿元、345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添动能,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转换提供了新动能。浦东新区普惠金融“滴灌”效能凸显,2024年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规模超190亿元,有效破解中小企业授信难题。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李莉发言表示,2024年建行在浦东地区新增普惠贷款57亿元,占建行全市新增量的25%,建行将继续深化与浦东新区政府的协同配合,为浦东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创新的金融服务。活动现场,工行浦东ESG经营快贷、农行科技E贷、中行担保基金园区贷、交行智慧知产贷、中信银行“信e融”、浦发银行浦新贷、上海银行研发贷、上海农商行浦东创新贷等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项目,分别为8家企业提供了300万元到1195万元的放贷额度,助力各行业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深入推进,浦东新区持续推动数据赋能产业发展。上海数交所总经理汤奇峰提到,2024年上海数交所建成全国首条数据交易联盟链,挂牌数据产品数超5000个,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50亿元。活动现场还有6个数据要素资产化项目进行了签约,交通供应链金融与数据资产化项目实现交易额300万元,为浦东新区交通行业施工、物流企业及货车司机提供精准高效金融服务;双千兆智慧工厂数据服务项目实现交易额200万元,利用数据变革生产和管理模式;智能研报数据服务项目实现交易额150万元,运用大数据、AI模型等技术创新显著提升金融研报撰写效率与质量;内容安全合规检测服务项目实现交易额150万元,助力政务领域筑牢内容安全防线;全行业产业链自动生成数据服务项目实现交易额100万元,构建高效科学的产业研究内容生成体系;人体生物特征身份核验服务项目实现交易额100万元,助力AI赋能医疗保险、养老金融创新,为银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