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作为省会杭州的核心城区、高校高新的集聚之地,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18所高校,也有海洋二所、715所等28家科研院所,拥有全国一流的科研力量和人才储备。凭借区内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西湖区科协以助力推动“六六行动”为主线,系统构建了“科创、科普、科技”驱动体系。2025年,西湖区科协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科协工作部署,紧扣服务西湖高质量发展主线,以“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区为抓手,围绕“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打造“科学‘西’引力”品牌,重点打造西湖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全面助推“六六行动”再深化、“两高两区”再出发。
强化科协政治属性,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
始终将强化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置于首位,强化上下联动,统筹区内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党建工作,强化党建联盟建设,有机融合培训学习、行业研讨、干事创业等多方需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学生态环境。精心筹备并成功召开西湖区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优化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科协组织扩面提质工程,推动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科技园区及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科协组织,全面加强与新经济组织、新业态领域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服务,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打通成果创新路径,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
打造“科创中国”西湖样板,用心谱写西湖科技故事,构建西湖国际科技交流图谱,分析区内国际交流合作情况,建设西湖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推动区域科技民间交流发展。扎实推进“三站”建设,助力企业拓展高能级平台,坚决确保院士工作站数量在全省稳居前列,以坚实步伐筑牢发展根基;大胆探索技术经理人培育新途径,奋力助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深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功能,全力构建“站点建设-经费支持-服务跟进-成果落地”的全链条闭环服务模式,以创新之举激发发展活力;持续推动国家级学会与重点产业平台的对接合作,充分借助国家级学会、省市院士中心等优质渠道,积极搭建高效的合作服务平台,为西湖企业招才引智贡献科协的智慧与力量。
完善科协服务机制,提升人才培育支撑力
紧紧抓住“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关键契机,以“西湖区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为重要载体,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青年企业家之间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优质平台,全力提升科协组织的服务效能。大力支持学(协)会、园区(企业)科协开展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产学深度互动,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全力做好科协系统人才推荐认定工作,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持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让创新智慧源泉持续涌流;常态化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和疗休养,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
打造 “科学‘西’引力” 品牌,扩大科普传播影响力
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强大效能,扩充西湖区新质生产力科普联合体力量,全力构建政府牵头引领、社会紧密配合、市场积极参与的大协同科普工作体系。以新修订的《科普法》为契机,联合区教育局、区内科研院所等,以“科学‘西’引力”IP打造为主题,面向全区青少年,推出包括“科技开放日”、少年科考团等系列科普月活动。提升科普大使服务水平,加大精品科普课程的开发力度,形成科普课程清单。探索建立区域科技馆,强化基层组织的科普能力。充分调动镇街科协、学(协)会、科普基地等各类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科普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杭州市西湖区科协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