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杭州市萧山区科协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群团组织要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牢牢把握区委“科创引领、智造变革、人才驱动、青年聚力”四大关键,在服务区委中心大局中找准新定位、塑造新优势、展现新作为,为萧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区域范例贡献更大科协力量。
锚定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组织建设新活力
紧扣中心大局,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审视并精准定位科协工作的方向与目标,在科普、科创两翼齐飞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在科技创新工作上发力;在“一家三站”建设方面,从关注建站数量,转变为更加注重发挥实际效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服务方面,突出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积极助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
夯实组织基础,不断延长服务手臂,支持有条件的科技社团组建科技服务团,率先探索在区县层面推动科技社团秘书长职业化,探索国家级产业园区科协组织全覆盖。做好区科协换届准备工作,探索科协常委挂职机制,增强科协工作力量。
锚定科创引领,不断塑造赋能发展新优势
深化省级“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试点建设,加大集聚区政策和品牌宣传,用足用好两个战略合作协议的优势,把上级部门的资源有效导入萧山。
“2024天下英才浙江行”走进萧山
谋划并办好“2025留英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2025天下英才浙江行”走进萧山、省科技型企业家创业营等活动。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目标,持续释放“一家三站”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取全年促成科技成果合作项目10个以上。
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创业营首场公开课在萧山举办
聚焦“智造变革”,持续开展“院士专家萧山行”、青科协科技助企等活动,努力搭建高端智力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积极搭建科创社群交流平台,深化“科学咖啡馆”建设,举办科企对接、大师对话、成果展示等活动,助力全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紧扣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建立萧山籍科学家资源库,开展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老科技工作者调研等活动,发挥科技资政作用,持续提高《科技工作者建议》质量,为党委政府提供精准有效的决策咨询服务。
锚定科普惠民,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新突破
积极对接上级资源,在全国首次开展“两翼理论”县域实践的课题研究,为萧山科普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巩固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试点成果,开展馆地合作和馆校合作新模式。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牵头单位责任,完善落实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全市首家区级科普联合会的作用,激发高校、科创平台、科技企业等多元主体活力。
2024年11月22日,萧山区科普联合会正式成立
推动科普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持续打造“科技之光CityWalk”“探秘新质生产力”等专项行动品牌,不断厚植科技创新土壤。举办科学优课堂、“小小科普员”讲解竞赛、“科学色拉酱”等品牌活动,做优六条科普旅游研学线路。用好智慧点课系统,持续开展科普讲师团进村社“一堂两中心”活动。
锚定人才驱动,不断提升服务科技人才新质效
深入挖掘科学探索事迹,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强化科学家精神弘扬,引领科技人才岗位建功。加大举荐宣传力度,鼓励支持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省市等上级平台活动,挖掘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精心打造《青年科技人才在萧山》品牌栏目,不断拓宽全区科技工作者发展通道。
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主题活动·2024全国科普日暨萧山区第38届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期间举办2024“新知青年大会”
深入实施区科协联系服务基层和科技工作者制度,通过召开科技工作者建言会、上门走访、宣传服务、心理咨询等形式,积极回应科技工作者的所需所求所盼。完善科技工作者服务清单,从文体活动、亲子研学、相亲、讲座等方面设置活动菜单,丰富科技工作者的选择。
向全区科技工作者免费开放7个科技工作者之家,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必访”制度:重要节日必走访、罹患重大疾病必走访、取得重大成就必走访、遇到重大困难必走访,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切实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科协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