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王钊(右)和同事在风机顶部检修设备。
1月29日,交通船与百米高的风机成功接驳。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王钊迎着清晨凛冽的寒风,匆匆赶往距离海岸16公里外的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项目现场。
海面上,75台高耸的风机组成一个壮观的风场。作为河北建投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风机运维人员,王钊和同事的驻地位于风场附近一个没有人烟的小岛上,工作和生活所需物资全部依赖船只运输补给。
1月29日,王钊结束一天的作业,在床上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
1月29日,王钊(左)和同事在船舱内穿戴安全防护设备。
与陆上风电不同,海上风电的维护必须乘船出海,而这往往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窗口期”。冬季海上湿冷,加上风浪的侵袭,使得这项工作更加艰难。每次出海前,王钊都会一丝不苟地检查安全装备,确保一切准备就绪。交通船在波涛中缓缓前行,王钊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海上天气瞬息万变,风浪时强时弱,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1月29日,王钊在前往风场的交通船上回望家的方向。
当交通船与百米高的风机成功接驳时,王钊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就像是海上‘蜘蛛侠’,要勇气和智慧兼备。”在高高的风电机组顶端,风机机舱在风中会产生轻微的晃动,但王钊与同事已经习以为常,依然专注地进行着检修工作。
1月29日,王钊在风机上攀爬。
因为工作需要,王钊与同事每次要在海上连续驻守20天才能返回家中。有时海上手机信号不佳,接到爱人的电话时,家中急事往往已经处理完了,好在爱人对他非常理解和支持。“孩子现在两岁半了,我几乎没怎么照顾过他。”谈及孩子时,王钊言语间满是愧疚。
1月29日早上7点,王钊(左二)和同事在码头将准备的生活物资装上船。
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项目自2019年并网发电以来,始终保持着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这些绿色清洁能源的背后,离不开运维人员“就着海风吃盒饭、伴着海鸥爬风机”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