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6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随着闹钟急促响起,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金华山风电场风电运维人员曾志平迅速从床上起身。简单洗漱后,他熟练地穿上那件满是褶皱、布满“勋章”的工作服,仔细检查安全帽、安全带、工具包等装备——这些工具,如同战士的武器,是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7时,曾志平准时来到会议室,每天这个点儿,他都要和同事们参加班前会。会上,班长详细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着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曾志平认真聆听,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自己负责的风机编号和重点维护内容。会后,他与搭档叶江一同乘坐运维车辆,驶向风机所在的方向。
金华山风电场平均海拔1150米,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窗外风景飞速掠过,而他们的脑海里,正不断梳理着当天工作的每一个流程。
8时30分,他们抵达风机所在的山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风机显得格外高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后,曾志平和叶江背着沉重的工具包,轮流通过仅容一人通过的免爬器登上机舱。尽管攀爬过无数次,但曾志平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步都格外小心。
进入机舱,曾志平有条不紊地将工具摆放到位。他先对风机各部件进行外观检查,仔细查看是否有螺丝松动、部件磨损、漏油等异常情况。叶江在一旁协助,用手电筒照亮各个角落,为曾志平提供清晰视野。“这里有颗螺丝有点松动,得赶紧拧紧。” 曾志平边说边拿起扳手,熟练操作起来。
外观检查完毕,曾志平打开风机控制系统,紧盯着屏幕上的各项运行数据,仔细分析其中的变化,任何细微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支桨叶几天前触发过故障报警,这次可能是桨叶编码器出现了问题。”曾志平皱着眉头说。“是啊,桨叶角度不一致的情况,在风速变化快的季节容易出现。”叶江思索后回应道。两人随即对编码器进行检测和调试,经过一番排查,终于找到故障原因并迅速修复。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12时,简单吃了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曾志平和叶江又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下午的任务,是对风机的桨叶润滑泵进行油脂加注。桨叶润滑泵位于机舱轮毂内部,工作空间极为狭小。曾志平和叶江小心翼翼,动作缓慢而谨慎,一点一点挪动身体,缓缓钻进轮毂。在狭小的轮毂内,每一个动作都需精确控制,以免碰撞到周围设备。
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加油工作,这项工作虽单调乏味,却对桨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他们凭借专业与专注,确保每一毫升润滑油都精准到位,为风机平稳运转筑牢基础。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风机维护工作终于完成。曾志平和叶江收拾好工具,缓缓返回地面。此时,夕阳西下,天边已被染成橙红色。他们乘坐车辆,缓缓驶离山顶。
晚上7时,曾志平回到升压站。在班后会上,所有工作班成员详细分享了当天工作细节。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他内心十分充实。曾志平深知,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看似平凡,却在能源供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谈起工作,曾志平笑称大家都是“追风者”,“人们常说最幸福的路是回家的路,对于我们这一群‘追风者’来说,尽管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但每次回家路上看到千家万户点亮的灯火,想到自己为它们出了一点力,心里就特别充实、特别幸福。我们要坚守这个行业,守护更多的风机,点亮更多的灯”。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本报全媒体记者贾明
值班编校:胡梦婷、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