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
2月5日,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
“新春第一会”因规格之高、议题之重,常被视为是一个地区新一年发展方向的“风向标”。今年的山东“新春第一会”将“改革创新”作为关键词全年“置顶”。
改革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
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抓好10项重点改革:
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
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
深化能源转型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
深化城乡融合机制改革;
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任务已经明确。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始终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做好青岛各项工作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春天里吹响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嘹亮号角。
01
向改革要动力
改革不是“为改而改”的花架子,而是从痛点中找药方,用制度创新为发展清障。
青岛始终把改革作为思想破冰、发展破题、工作破局的关键一招,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去年9月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意见》,从经济、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各方面,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动员令。
——持续推进国家重大战略。
上合示范区深入开展扩能行动,加快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上合示范区
青岛自贸片区探索形成32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创新推出“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新模式、“企业登记业务‘智能表单’”服务新模式,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青岛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新配套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提振等七大专项工程,推动市属企业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专项调研评估中,青岛市“优化企业家培育生态,全力打造企业家创新创业沃土”等3项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2023年度标志性成果清单》并全国推广。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瞄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青岛出台就业服务质量提升“32条”、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超37万人。
围绕教育百年大计,推出《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大力推广“强校+弱校”“普高+初中”等集团化办学模式。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发布青岛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包含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三大类共37项服务项目,与国家和省级清单相比分别增加了21项和10项。
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启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就医体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今天的改革,已从“长个子”转向“强体魄”,改的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唯有奔着问题改革,才能不断激发动力活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新征程上,青岛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国资国企、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数实融合、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破难题、激活力,打开发展新空间。
02
向创新要活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青岛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立足我所有、用好我所能、突出我所长、补齐我所短”,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塑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入推进科技强市建设。
青岛发布《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配套出台成果转化、海洋科技、研发投入等一系列重点领域专项举措。
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崂山实验室发挥海洋科技创新“总平台、总链长”功能,加强深海开发、海洋观探测等领域科技攻关。
国家深海基地
育强企业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77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50家。
——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青岛坚定不移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全市重点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认真研究谋划,提出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聚力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突破发展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提质发展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等优势产业,超前发展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
——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青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邮轮港区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青岛发布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及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改革没有“休止符”,创新永远“进行时”。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青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就是要用改革创新体现担当使命,争做改革创新“促进派”“实干家”,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