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春节假期已经结束
但是紧接着元宵节就要来临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免不了整上几瓶啤酒
那么问题来了
面对喝不完的酒局
到底该怎么喝
才不会明年被撵去“小孩桌”
01
喝酒后身体发生了什么
酒精进入消化道后,约10%会在胃被代谢掉,剩余的90%会很快进入血液。
除少量可以从尿、汗液及呼气排出外,有大量酒精都需在肝脏中代谢。
肝脏代谢酒精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
酒精→乙醛→乙酸→水和二氧化碳
很多容易醉的人就是“拉胯”在了乙醛转乙酸这步。
不同的人乙醛转化乙酸能力不一样,有些人没办法将乙醛继续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醛就会在体内蓄积。
这东西是一级致癌物,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产生脸红、心悸、恶心等不适,还会增加口咽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所以那些“喝酒上脸”的说不能喝,真不是谦虚,他们确实酒量不太行。
而那些喝酒不上脸的,喝多了也顶不住。
因为摄入的酒精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即使酒量再好,酒精浓度在体内也会急剧升高,还是会醉!
醉酒还是小事,关键酒精这玩意是真滴害人。
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饮酒会增加中国男性患 61种疾病的风险。
02
解酒药其实真没啥用
市面上所谓的“解酒药”成分大多是植物提取物或药食两用的原料,如姜黄、牡蛎提取物、枸杞、丹参、茯苓等。
它们是包装上的“蓝帽子”标志保健品或者保健食品。
和“药”没半毛钱关系。
还有一类是印有国药准字的药品,如纳络酮、利尿剂等。纳洛酮是阿片类药物,服用一定量可以解除酒精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
但它只能让你变清醒,却无法加速乙醛的“解毒”过程。
也就是说,人是不那么迷糊了,但酒精对人造成的伤害一点没少。
总之,无论哪种成分的“解酒药”,都没有明确研究证明能起到解酒的作用!而且喝完酒本来肝脏压力就大,乱吃解酒药还可能让“996”的肝脏直接变“007”。
过年好不容易回家一趟,酒是逃不掉了,有没有啥“作弊器”能让身体少遭点罪?
03
今年不去小孩桌
这几招让你少遭罪
1.别空腹!喝点牛奶酸奶
每次喝酒前,都让吃两口再开始喝,其实是有原因的。
喝酒之前高蛋白高脂的食物(坚果、肉类、鸡蛋等),能够保护胃肠道,延缓酒精吸收入血速度。
有条件的还可以喝酒前饮用牛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和中毒迹象及症状会降低。
2.小口慢喝不掺酒,多喝水
喝酒就是在挑战肝脏解毒能力,慢慢喝,给肝脏代谢留出时间。掺酒对身体损伤很大,也更容易宿醉。
喝水可减轻酒精脱水带来的不适,同时促进排尿,加快酒精排出。
碳酸饮料就算了,它们只会让身体更容易吸收酒精,加速醉酒。普普通通的白开水最好。
3.喝晕了要保持侧卧,补充糖分
如果已经大醉不醒昏迷了,记得一定要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
大量喝酒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果糖、葡萄糖可以缓解醉酒后的代谢紊乱,蜂蜜和果汁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出现呕吐,可喝水稀释胃酸,避免胃里没有东西,吐胃酸灼伤食道,同时也能防止脱水。
最关键的是,赶紧拨打120送医院。
上述方法的保护作用
终归是有限的
最好的办法是少喝
甚至能不喝就不喝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许小薇
执行编辑:王晓丹
编 审:刘俊雄
来 源:深圳疾控综合自“腾讯医典”、“丁香医生”、“CKB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公众号/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