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师 李焕仪 章正

几千年来,酒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承载着人的情感与精神。亲朋好友团聚一起,把酒言欢自然必不可少。

饮酒需要注意什么呢?

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

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

按原材料可分为:

1.粮食酒(高粱酒、糯米酒、玉米);

2.果酒(葡萄酒、苹果酒、橘子酒、梨子酒香槟酒);

3.代粮酒(红薯酒、木薯酒、芭蕉芋酒)。

按生产工艺分为:

1.蒸馏酒(中国的白酒,外国的白兰地、威士忌、伏加特等);

2.发酵酒(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

3.配制酒(如果露酒、香槟酒、汽酒及药酒、滋补酒等)。

按酒精度酒分为:

1.高度酒 乙醇体积分数≥40%;

2.中度酒 乙醇体积分数在20%-40%

3.低度酒 乙醇体积分数<20%。

当酒喝进肚子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乙醇具有脂溶性,极易被吸收进入血液,饮酒后 70%经胃吸收,其余在小肠吸收,2~5分钟就进入血液,进入血液的乙醇95%在肝脏中代谢,降解为乙醛,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然后再被氧化成乙酸,最终生成CO2 (二氧化碳)和H2O(水),并产生热量。

饮酒一定会损害身体,特别是长期酗酒可能会导致:

1.肝损害;

2.诱发胃溃疡、胃出血;

3.增加肾脏的负担;

4.干扰血糖水平;

5.脱水;

6.过敏;

7.血压降低(短期)或升高(长期);

8.损伤脑神经;

9.导致中毒和宿醉。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

心血管病等慢病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女性、青少年或儿童禁止饮酒;健康成年人饮酒也应适时适量。

饮酒有一定讲究,首选优质酒;饮酒宜适度,注意安全用量;不劝酒、不酗酒、不混酒、不空腹饮酒。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饮酒不超过30克,高浓度白酒不宜超过50毫升。

为了身体健康,尽可能不喝酒,非喝不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喝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药和酒的“恩怨情仇”吧!如果您在服用以下药物,那么在饮酒时就要多加注意了。

镇静催眠类药+酒=致命组合

常见药物有:安定、苯巴比妥

头孢类+酒=毒药

常见药物有:头孢哌酮、头孢氨苄(先锋Ⅳ号)

多西环素+酒=降低药效

抗癫痫类药物+酒=降低药效

常见药物有:苯妥英钠、丙戊酸钠

非甾体抗炎药+酒=消化道出血

常见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

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酒=肝衰竭

抗心绞痛+酒=头痛、休克

常见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降糖药+酒=低血糖、双硫仑样反应

常见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氯磺丙脲

吩噻嗪类+酒=不能耐受

常见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

审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药师 张志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