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光迪
《人民日报》2025年2月6日7版 版面截图
原题:韵味十足 共享中国年
“这个藕粉圆甜甜糯糯的,真好吃!”俄罗斯留学生基拉一边品尝特色小吃,一边竖起大拇指。
在江苏盐城建湖县九龙口淮剧小镇,红灯笼高高挂起,花灯摇曳生辉,喜庆的氛围扑面而来。40多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走进淮剧小镇,沉浸式感受非遗,体验别具特色的中国年。
建湖是著名的“中国杂技之乡”,这里的南派杂技以惊险绝技和精妙设计闻名。在小镇的粮仓艺术中心,留学生们第一次近距离欣赏中国杂技表演。舞台上,演员们接连展示倒立、弹球、转碟、叠草帽等,高超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杂技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力量与智慧。”基拉不时拿起手机拍视频记录。
不只杂技,留学生们还感受了江苏地方戏曲剧种淮剧的魅力。在冠服馆,工作人员向他们讲解淮剧头饰、戏服和道具的历史与用途。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姚敏被绚丽的戏服深深吸引,她挑了一件戏服换上,“这些服装像是艺术品,一针一线都充满了故事。”
沙庄戏苑内,淮剧经典唱段《买油条》正在上演。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伟力虽听不懂台词,却依然被表演的情感与细节触动,“我能感受到演员们的喜悦与活力。”在淮剧老师的邀请下,伟力上台尝试表演,他学着抖袖、撩袖、甩袖,一板一眼地模仿着淮剧的经典动作。“这真是一门讲究的艺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一定要多了解一些。”伟力说。
剪纸是留学生们体验的又一项特色技艺。老师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在方寸红纸上舞动,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便跃然纸上。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美花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手,连呼不可思议。随后,她也拿起红纸,尝试起来,“回去后我要告诉家人,中国的剪纸不仅美丽,还充满了智慧。”
丰富的文化体验让留学生们流连忘返。从杂技的震撼,到淮剧的雅致,再到剪纸的精巧,在建湖,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尤其是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年。”基拉说。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中国年,建湖县将非遗与春节习俗巧妙融合,以多样的活动吸引世界目光。“我一定会把在这里的经历讲给更多人听。希望能再来这里过一个中国年!”基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