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抢绣球

文/翟信

在隋唐时期,有一财主生有五女七男,七个男儿成婚,四个闺女出嫁。唯独一女儿在婚姻上高不成低不就,让财主头痛。这天财主想了办法,于八月十五搭起绣楼。让女儿在绣楼抛绣球招婿,结果却抛错了人。一个商人,一个农夫,还有一个秀才,三个人同时抢到了绣球。六只手把绣球抓得紧紧的,互不相让。财主想了个办法,说:“你三人紧抓绣球不放相互争吵也不是个解决问题的法儿,干脆用对对联来定胜负。让我女儿出上联,谁能对出下联绣球就是谁的。我女儿就……。”

“行。”三个人异口同声。

“秀女登绣楼抛绣球。你三个人必须象我这样的上联,用你的第一个字开始,后边两字必须同音并且是同个偏旁。能对出下联才行。”秀女出了上联说。

商人思量来思量去,脑袋就是不开窍,找不到思路门道。忽然,把脑瓜一拍,高兴地说:

“有了。商人站墒垅看墒情。后面两个商字都是土字偏旁,咋样。”说完沾沾自喜地用目光看着农夫。

农夫想了一下,眉头一皱。眼球儿转了几个来回,脑洞大开,不紧不慢地笑着说:

“农夫泡浓茶品浓味。农字开头后两个农字是三点水儿偏旁,行不行。”说完洋洋得意地用眼晴的余光撇了一下秀才。

秀才心想,这秀字开头,秀女已经说了。这可说啥好呀!这不是明明的给我出了个难题吗。不对出下联来,人家笑话俺白识了几个字是小事。得不到绣球娶不了美娇娘是大事。这可不行,我得好好想想。急忙开动脑筋,思绪转了几个圈儿。忽然想起前几天在家砸破锅卖烂铁的情景,乐滋滋地说:

“秀才砸锈锅卖锈铁。我也是秀字开句,后面两秀字是金字偏旁,不错吧。”

财主看着三个人都对的好。便又想了一招儿,给三人出难题说:“你三人各说四句话,看谁说得有水平我女儿就嫁谁。”

商人听了一马当先说:

“经商路过此地,

疲惫正要小憩,

绣球冲着我来,

哪能不结伉俪。”

商人刚说完,秀才便说:

“赶考路过这绣楼,

绣球砸中我的头,

一看秀女好温柔,

甘愿与她结鸾俦。”

农夫最后慢悠悠地说:

“绣楼站立一女神,

抛球砸中我脑门,

天赐良缘成一家

命运如此喜降临。”

财主有点为难了,便问女儿:“你想嫁给那个人?”

“呜,呜,呜,呜……。”秀女双手捂脸,哭着不说。

“你到底相中谁呀?”财主又问。

“我谁也不相中,我想一死了之。省得找麻烦,让别人笑话。”秀女哭着说。

“想死。不想活了?”财主以为自已耳朵听错了,又问。

“嗯。”秀女干脆利索回答。

“真想死,不想活了?”财主惊愕地问。

“真想死,不想活了。”秀女边哭边重复说。

“好!拿药来。让她喝了吧。免得给我惹是生非。让我左右为难。”财主老伴儿从屋里出来对管家大声说。

管家不敢怠慢,急忙拿来一罐药水递给秀女。秀女眼噙泪水,泣不成声。双手端起,一饮而尽。

“咚。”秀女还没喝完,就倒地了。

“秀女,秀女。”商人急忙来到秀女身边,只见秀女口吐白沬,不断抽搐,连着叫了几声,秀女无回音。

接着就说:

“叫了几声不答应,

喝了毒药没了命,

魂飞天外已确定,

何不赶快离此境。”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秀才又走到秀女跟前,仔细一看,秀女真得断气了,说:

“秀女倒地两眼闭,

摸摸鼻子没了气,

人命关天非儿戏,

赶快离开是上计。扭身也赶快溜了。

农夫此时站在秀女旁边,抚摸着秀女的脸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哽哽咽咽地说:

“秀女抛球砸着我,

爱意萌生心坚决,

往日虽莫共生活,

她死我愿同墓穴。”

商人溜走了。秀才也逃得不见了。只有农夫还在那里看着秀女哽咽不止,双眼垂泪。

一会儿过去。秀女醒过来了,农夫顿时喜笑颜开,一把拉起秀女抱在怀中,大声说:你,你……你复活了。”

“刚才喝了点蒙汗药,药的效果过去了,就醒来了。”财主老伴儿说。

“为啥这样?”农夫吃惊问。

“来试探你三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财主老伴儿看着农夫笑了笑说。

“母亲,你正聪明有计谋。”秀女看着父母亲也笑了。

“既然你俩命里该成一家人。明天就设席摆宴办婚事。”财主和老伴儿同时说。

秀女和农夫拉着手无不欢笑。笑得如两朵盛开的并蒂花。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翟信



翟信,笔名,春秋缘。山西省翼城县王庄乡北丁村人。中学退休教师,大专学历。爱好写作,曾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小说、民间故事、笑话、诗歌多篇(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