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末年,河北有位名叫刘实诚的官员,他为人和善,平日里对待身边之人,总是和颜悦色,毫无官架子。

一天,他在街头面摊吃早饭,偶遇一位书生。书生身着旧衫,大约是饿极,很是难为情地问面摊老板讨碗热汤喝,不要面。

谁都有落魄之时,刘实诚怜悯心顿起,掏钱给他买了一碗面。

书生作揖,连声感谢。刘实诚见他谈吐不凡,举止文雅,便与他交谈起来。

书生自称是浙东人,名叫王连,因家境贫寒,外出谋生,却在途中遭遇了诸多挫折。如今身无分文,饥寒交迫。无奈之下,才行乞讨一事。

刘实诚很同情他,就把他带回了家中。对此,王连感激涕零,发誓要为刘实诚效犬马之劳。

刘实诚见他态度极为诚恳,便让他主管家中的各种大小事务。

王连聪明伶俐,办事干练,很快就把刘家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刘实诚十分满意,逐渐对他信任有加。



后来,刘实诚的官职越做越高,事务也越来越繁忙。见王连能力出众,便让他协助自己处理政务。

在这方面,王连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他心思细腻,对刘实诚的心思揣摩得极为精准,无论何事,都能做得恰到好处,完全贴合刘实诚的心意。

渐渐地,刘实诚对王连从最初的信任到后来的言听计从,将诸多重要事务都放心交给他处理。

不过,时间久了后,刘实诚慢慢地发现不对劲了。他的钱财越来越少,而府里的开支也越来越大。

有些怀疑是王连在从中做了手脚,于是暗中派人调查。结果还真是,王连利用自己的信任,暗中吞没了大量的钱财。

刘实诚这才醒悟到王连的奸诈刁钻,有心想让他知错就改,稍稍斥责了他几句。

没想到,王连知道自己的恶行被他发现后,非但没有丝毫的悔意,反而利用刘实诚的隐私相要挟,反咬他一口。

为官者,总会有一些对上面的牢骚,难免在言语或是纸上流露出来。

在王连的手中,就有这样一个本子,上面清楚记着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刘实诚说了某某什么话。以及,对上司不满,又写了什么文章。有些文章,甚至可见刘实诚隐约有对当今圣上的不满之意。

这些东西若是交上去,刘实诚不但身败名裂,全家都要遭难。



刘实诚又气又急,这事情没法跟别人说,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准备了香烛祭品,以及一纸诉状去城隍庙,希望城隍能够为他主持公道。

夜里,刘实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城隍大殿,城隍威严地坐在大殿之上,目光如炬地看着他。

刘实诚连忙上前,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城隍。

城隍听后,叹息着说:“王连险恶到如此地步,此前你为何对他深信不疑?”

刘实诚回答说:“因为他行事,事事都能称我的心意。”

城隍听了,摇了摇头,说道:“别人能够事事如自己的心意,就是可怕得很了。你不怕他,反而喜爱他,他不骗你又去骗谁呢?他恶贯满盈,终究必然要受到报应。而你则是自招灾祸,可以不必投诉了。”

听了城隍的话,刘实诚如梦初醒。自己之所以会被王连欺骗,是因为太过于轻信他人,没有看清对方的真面目。遂后悔不已,向城隍谢罪后,便离开了大殿。

这以后,刘实诚倒是吸取教训,不敢再轻易信人,开始亲自处理官府的事务。但那些证据,终究是个隐患。

如今,王连仗着手中有这些把柄,不再像以前那般恭敬。有时,竟连主人都不放在眼里。

刘实诚恼怒得很,恨自己引狼入室,可又奈何他不得。因着那些证据,他终日惴惴不安。

一天夜里,刘实诚站在天井中唉声叹气,忽然从抄手游廊中走出一位老翁,在他面前停步。

老翁递过来一叠东西,说道:“此为王连所藏之物。”

刘实诚心中一惊,接过来就着檐下灯笼的弱光细看,还正是王连手中的证据。

心中又惊又喜,拱手向老翁作揖,“可是需要我为您做什么?”

老翁摇摇头,微笑着说道:“您救过我的命,这算是我对您的报答。”

此人面生,刘实诚想不起来自己见过他。救命之恩,更不知从何谈起。

心里奇怪,正待要细问,老翁又道:“夫处世也,不可徒观其表,勿以他人遂己之意便轻信之。当守清醒之智,习辨是非善恶,勿为表面之象所惑。且当为己之行担责,莫因己之轻信而自招灾祸。唯如此,方可于人生之途行之愈稳,进之愈顺也。”

说完这些,他就突然不见了。

见状,刘实诚惊愕万分,恍然大悟,老翁不是人类。



心中感慨万千,自己平素对王连帮助颇多,有求必应,不曾有过丝毫拒绝。可如今,王连的所作所为却尽显凉薄,与这不知来历的异类相较,感恩之心远远不及,实在是令人心寒。

刘实诚点燃了火折子,将手中证物放在火盆中烧毁。

没了这些东西,王连也就没法去告自己,他感到一阵轻松。

翌日清早,刘实诚让人叫来王连,淡淡地说道:“你可以走了,之前的事情我既往不咎。毕竟大家相处一场,好聚好散。”

可王连暂时还不愿离开,哪个地方有刘家好捞钱呢?只要有刘实诚的把柄在手中,就不怕刘家不好吃好喝地养着自己。

揶揄道:“刘大人,您就不怕我出去后,到上级那里告发您吗?”

刘实诚讥讽地一笑:“你尽管去。”

随后,让人把他赶走。

在下人面前嚣张惯了的王连,觉得此举伤了他的颜面,起了报复之心。

之前,怕刘实诚把证物偷走,王连就用铁罐子装了,埋在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地方。

现在见刘实诚这么决绝,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准备取出证物上告到官府。

悄然赶往埋证物之地,挖出铁罐,上面的封皮完好无损。只是,打开后里面却空无一物。

没了证物,再去上级那儿告发刘实诚,无人会相信的。

王连气馁,疑心是刘实诚所为。可就算知道是他做的,又能怎样呢?

强行按捺下心头的怨气,回去收拾行装,打算回浙东。



他先是雇了辆骡车,行了一段路,再走水路返乡。

船行至江心,不小心触礁翻船。船老大和伙计只顾着救人,对乘船者的财物根本顾不上。

王连被人救起时,身上的荷包又被人乘乱摸走。可谓是身无分文,好在是留了命一条

回到家乡半年后,不知怎么着,有传言说他做了背主的事情才被赶回老家。传言越传越甚,说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

三人成虎,同样的话被人说多了,大家也就相信了。只要王连一出门,就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骂声不断。

家里人嫌他丢脸,将他赶至一空置多年的小屋居住,少有往来。

王连没有田地,又找不到任何事情做,穷困潦倒。后来在一个雪天,饥寒交迫而死。

过了几年后,刘实诚偶然听别人提到这事,没什么过多的想法,只是平静地说了句,“自作孽不可活。”

他在心里是庆幸的,若不是老翁相帮,死的大概就是自己了。

世间征途,迢迢无尽,切不可因他人巧言逢迎、事事皆遂己愿,便轻率地倾付信任。人心犹如浩渺沧海,深不可测,诡谲万千。唯有秉持澄澈灵明之心,明辨是非善恶,方能在人生的惊涛骇浪里行稳致远。

(此文由笑笑的麦子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