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京村村民邰光海家中,一家人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将前一天浸泡好的糯米捞起,放入蒸笼中蒸熟。随着农家土灶的火焰越烧越旺,不久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随后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粑槽,男人们手持粑槌,你一锤我一锤,将糯米打得黏稠软糯。粑槌起落间,糯米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化作缕缕乡愁,勾起人们对传统年味的记忆。
糍粑面团打好后,大家齐心协力将热乎乎的糯米团放在桌子上。女人们围在桌子旁用双手轻轻捏住糍粑面团,用力将面团拉出一个圆盘形状,拿着绳子紧贴糍粑面团,再用力一拉,糍粑就被整齐地隔断成小圆饼状,不一会儿,印上红字的糍粑整齐地码放在木板上,喜气又吉祥,满载着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打糍粑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和甜蜜。”村民邰光海表示,“每年春节前,我们都会打糍粑,不仅自己吃,还会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尝尝这传统的味道。”
如今,打糍粑作为一项传统习俗,不仅承载着团圆、和谐的文化内涵,更是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它既让传统习俗在乡村中延续,也让邻里情在欢声笑语中升华。在报京乡,糍粑的香气不仅飘散在空气中,更飘进了每个人的心田,成为这个新春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