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农历除夕,17时30分,陈泽研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简单吃了点饭,就坐上公交车准备去上夜班。出生于千禧年的他,是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振头养护中心的一名护理员。陈泽研租住的地方离中心很远,乘公交大约需要1小时。为了不耽误交接班,他提前一个小时就出门了。今年除夕他没有选择回晋州老家陪父母一起度过,而是陪在养护中心的28名失能失智老人身边。
因为是除夕,傍晚的街道特别冷清,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陈泽研比平时略早一些到达养护中心,听白班的同事交代完情况后,他立刻投入到工作中。19时30分,要开始当天晚班的第一轮测量,测量一下老人们的血压、血氧、血糖是否正常,体温有无异样,还要帮长期卧床的老人翻身、扣背。帮老人翻身是个体力活,特别是有些老人体重偏大,为此,陈泽研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双脚分开、马步扎稳、用腿发力。
2024年12月份,陈泽研成为养护中心的一名男护工,在经过一系列培训后,年轻力壮的他被调到养护中心4楼,负责照顾失能失智老人。有的老人有认知障碍,会有大喊大叫等反常行为;有的老人不喜欢陌生人的人靠近;还有的老人会对某些声音比较反感……这些都需要用心去了解,用情去安抚。
养护中心的大门,把里外隔成两个世界。外面的街道上,随着天色暗下来,鞭炮声此起彼伏,年味越来越浓,而养护中心却静悄悄的,天花板上的灯发出柔和的光。
量血压、血糖,观察血氧……陈泽研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很快,他就来到了解爷爷的房间,“解爷爷,咱们吸个痰啊,可能不太舒服,很快就好啊。”陈泽研俯下身,在老人身边轻声说道。住在这个房间的老人靠鼻饲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在吸痰过程中,他还会通过轻轻抚摸老人的后背,安抚老人的情绪,“我温柔一点,老人就舒服一点。”
在陈泽研看来,虽然自己工作时间短,却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老人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要用我的青春,守护他们的夕阳。”
20时30分,第一轮测量护理结束,陈泽研才来得及吃年夜饭,白班的同事给他留了饺子,还有腊肠、鸡肉等菜肴。吃饭的时候,他掏出手机给老家的父母发了条拜年微信。21时30分,他又投入到第二轮测量护理工作中。
(河北工人报记者 李华)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