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江楠


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内的空中花园。人民网 江楠摄

立春刚过,江苏连云港康缘药业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内的空中花园里,忍冬、青蒿、栀子等中草药舒展着叶片,绿意盎然。

从花园一侧的玻璃墙望去,是一处千余平米的“无人车间”。里面整齐排列着36台十几米高的金属罐,经过前处理、提取、精制等一系列工序,中药原液依次从管道中流出,进入下一道环节。


PAT近红外检测设备。人民网 江楠摄

金属罐旁,一个方形小匣子引人注意。“这是一种PAT(过程分析)近红外检测设备。我们熬制的中药‘会说话’,可离不开它们。”据康缘药业副总经理鲜飞鹏介绍,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释放不同的化学成分,每种成分都会有不同的波状光谱,这便是中药的“指纹图谱”。

“过去熬制中药,加多少水、熬多长时间,都要靠经验来操作,效果好坏也全靠经验积累。如今有了这个‘小匣子’,就像在中药熬制的过程中装上了安检仪,只让有效成分通过。”鲜飞鹏说。通过智能设备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调整精准化的工艺参数,确保中药材有效成分得到稳定提取。

中药制取过程复杂、且具有不可逆性,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G专网与中药智能化应用的融合成了我们的最佳之选。”康缘药业IT基础架构部部长江明说。


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人民网 江楠摄

2023年,在江苏移动打造的5G专网基础上,康缘药业试点引入“5G+PAT近红外检测技术”。“改造前,设备单机运行多,人工调整生产的周期至少7天。”江明说,如今技术人员只需要坐在控制室,就可以进行远程调整。网络性能的提升,让海量数据能够更快速、高效、精准地指导生产。去年,康缘药业将自主研发的“康缘大模型”与内部控制系统打通,现已累计输入数十亿条数据,使辅助决策偏差率降到1%以下,人员处理效率提升了近80%,做到了“边生产、边采集、边反馈、边调整”。

据统计,这座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约有200个近红外点。下一步,随着网络能力的提升,康缘药业计划给每个环节都装上“小匣子”,实现近红外检测设备全覆盖。

截至目前,在江苏移动“5G+工业互联网”的全方位赋能下,康缘药业构建了“园区/厂区的无人智能化巡检”“设备远程运维系统”等20多个应用场景。“中药提取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人工熬制场景了,而是生产全过程在线控制、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的‘黑灯工厂’。”鲜飞鹏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