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司法走廊的灯带不亮了。”
“小区主干道和转角晚上灯光太暗,影响开车视线。”
“现在小孩的闲置玩具特别多,可以在广场或者醒目位置设置一个闲置物品以物换物的区域。”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
增强报到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共同构筑社区“幸福圈”
佘山镇翠鑫苑居民区党总支
依托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功能重塑
在社区图书馆搭建起“鑫”声畅言议事厅
进一步畅通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
通过盘活空间优化布局
以“小空间”撬动“大治理”
党建引领
议事平台“建”起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让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在第一时间得到关注、回应,通过把小事办好提高居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琼在“四百”大走访过程中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
为更好地倾听居民心声,掌握辖区居民的需求与困难,党总支主动跨前一步,利用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的开放空间,成立“鑫”声畅言议事厅,由党员志愿者作为项目主理人,定期招募3至4名报到党员、流动党员等参与议事,同时邀请物业、业委会、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等共同参与。以居民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主要议事内容,建立议事本台账,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睦邻友好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民主议事平台。
多方协同
议事规则“定”下来
针对动拆迁小区常住人口结构复杂、房屋出租率高、一老一小比例高等特点,党总支在“议事厅”建立之初,开展了多次筹备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我们小区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党员在亮明身份时,会聚焦矛盾点,大部分党员会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我们反馈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快速有效的解决,会消磨党员们的积极性。”
经过多次协商讨论,党总支制定出了“一事一议一跟踪”的议事规则,对党员们提出的社区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由社区微网格员定期跟踪反馈,形成党员议事、问题处置、网格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改变以往大小事务由社区独唱的现象,让多元主体共同为社区治理献策献力。既搭建起温馨灵活的议事平台,又切实发挥了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凝聚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合力。
“鑫”声畅言
美好社区“议”出来
小区司法走廊的灯带不亮了,主干道和转角的灯光太暗,夜间开车存在隐患,建议在小区设置跳蚤市场,交换孩子的玩具……议事厅成立以来,先后召开10余场议事会,报到党员在会上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建设美好社区的意见建议。
通过“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现已合力解决了小区司法走廊灯带、更换主干道路灯、小区修树、充电桩维修等问题,并推进了乱丢垃圾纠纷调解,完成了社区广场破旧长椅更换等微实事。“议事厅成立后不仅拓宽了居民诉求渠道,也减少了投诉和信访量,实现了社区治理从‘替群众做主’到‘请群众做主’的角色转变。”居民区党总支第二书记、报到党员吴凤晴对议事厅项目表示支持。
下一步,翠鑫苑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紧扣民生实事,努力打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生人变熟人、睦邻一家亲”的社区自治新格局。
供稿:佘山镇分中心
编辑: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