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武与妻子在湖北省襄阳市领取了迟到的结婚证,与此同时,陕西西安的刘女士也祛除了多年的心病,生活步入正轨,而这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此前曾被困在同一桩婚姻里……
2002年4月,刘女士与一个自称李武的男子通过婚介机构相识。同年7月,二人办理了结婚登记。谁知,婚后不久,“李武”拿走刘女士的35万余元,从此销声匿迹。
2002年10月,刘女士“跑路”的丈夫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时刘女士才知道,原来,丈夫的真实姓名叫李兵,当初办理婚姻登记时,李兵冒用了李武的身份信息。
刑事案件了结后,刘女士以为她和“李武”的婚姻关系也会自然解除。20年后,当她准备进入另一段婚姻时,被民政局工作人员告知,她和“李武”的婚姻关系还是存续状态。刘女士先后到民政局、法院申请撤销婚姻登记,皆未能如愿。
2022年7月,刘女士来到西安市新城区检察院寻求帮助。
经过调查了解,承办检察官发现,在刘女士被困在冒名婚姻登记中的这些年里,湖北襄阳的李武也在为撤销和刘女士的婚姻登记而多方奔走。李武与妻子结婚39年,育有两子,但一直没有办理结婚证。2019年,当他因房屋拆迁需要办理结婚登记时,才知道自己被他人冒名登记结婚。
检察官经审查发现,刘女士与李武的婚姻登记行为发生于2002年7月,已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五年起诉期限,法院以此为由驳回李武、刘女士的起诉并无不当。民政部门认为自身无权撤销婚姻登记也于法有据。被困在同一段婚姻里的两个陌生人都想尽快脱身,却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2023年6月13日,新城区检察院就此案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政府法律顾问、行政机关代表及案件当事人参加。听证会重点讨论了行政机关在知道假冒他人身份进行婚姻登记后,且该婚姻登记结果不符合当事人婚姻合意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对该婚姻登记进行撤销。经过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民政部门应当撤销刘女士与李武的婚姻登记。
听证会后,新城区检察院向区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书。民政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迅速对相关材料进行重新审核,撤销了这桩长达20年的冒名婚姻登记,刘女士和李武终于可以拥抱各自的新生活。
检察官在办案中了解到,李武和妻子都已经60多岁了,夫妻二人在家务农,身体都不好,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又因撤销婚姻登记的事多次往返襄阳和西安,聘请律师进行诉讼、申诉等,经济负担较重。
为了帮助李武走出困境,新城区检察院经过研判,认为李武符合救助条件,随即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很快,李武便收到了司法救助金。
“此案当事人的曲折经历虽不常见,但冒名婚姻登记却时有发生。”承办检察官认为,妥善处理冒名婚姻登记问题不仅关乎婚姻登记秩序,更影响社会稳定。办结此案后,新城区检察院联合当地公安机关、法院、民政局等单位召开联席会,出台《关于建立妥善处理假冒婚姻登记类案件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联席会议纪要》,就信息分享、线索移送、个案沟通、业务培训等建立起协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同类问题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文中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
【来源:检察日报·政和周刊 作者:王梁 王丽霞 胡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