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的部署要求,厦门市先行先试,出台并开展厦门市法治社会建设“十大行动”,“法治厦门”公众号【法治社会建设】专栏,将陆续刊发厦门市法治社会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以供交流。本期推出《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一流法治服务高地》。
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2年9月7日正式揭牌设立,致力于打造全业务、全时空、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法治服务高地。2023年12月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1月“海丝法务”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148品牌;“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被厦门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评为2023年度社会治理暨平安建设智能化创新应用优秀项目。
2024年,中心共接待各地、各部门来访调研231批次共4061人次。实体平台共接待群众来访4960人次,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37件,为受援人免收法律服务费1398万元,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4950万元;12348热线平台承办法律咨询16.1万件,与110警情联动64件,满意率达99.8%以上;12348法网平台共承办法律咨询13307件,接收并流转、办理纠纷排查调解案件7521件,咨询办理回复率100%;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新增注册用户2.26万人,访问人数34.47万人次,产生咨询业务数据194单,在线预约服务85单,提供云课堂在线培训课程观看29.89万人次,智能应用服务1.3万次。
中心特色:“三个三”
“三级联建”:
中心由福建省司法厅、厦门市司法局、思明区司法局三级司法行政机关联合共建。有利于更好地聚合各方资源,通过机制创新,筑牢基础支撑。
“三项职能”:
提供高质效法律服务、集聚高能级法务资源、培育高层次法务人才。中心融法律服务产学研用于一体,打造“法治+人才”生态圈,通过系统集成,凸显集群效应,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大平台”:
中心集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为一体,实现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无缝对接流转,通过融合发展,实现协同高效。
主要成效
(一)涉台法律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中心搭建了涉台法律咨询、涉台纠纷解决、涉台法务创新、两岸法务交流等“四个平台”。提供包括涉台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台湾地区法律查明、台湾公证文书比对核验、涉台海事纠纷解决、涉台调解、涉台公证、涉台商事仲裁、两岸标准共通查询、台湾地区仲裁机构庭审办公等服务。
截至2024年底,台湾地区法律查明中心共受理涉台法律查明90件;台湾公证文书比对验核中心共办理754单比对业务;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共处置涉台咨询、纠纷案件45件;“和家园”涉台调解中心已调解43件;涉台公证窗口共办理涉台公证50件;涉台仲裁中心共受理案件356件;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浏览使用人数超26万人次;首个台湾地区仲裁机构驻大陆联络处-台湾中华仲裁协会厦门联络中心正式设立。
(二)高水平法治护企取得新进展
1.福建省域外法查明中心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中心查明系统的法律数据库与合作的查明机构已覆盖80多个国家、180多个地区,查明专家超过了2000人。目前已在国内温州、石狮等地,境外在伊朗、泰国、越南、法国等地共设立54个区域中心。截至2024年底,中心总计收到230件咨询查明申请,涵盖刑事、民事和商事等领域。
2.海丝商事海事调解中心业务显著增长。中心2024年新增收案共190件,成立以来总计收案319件。2024年8月,中心成功调解一起标的2亿多元的股权回购纠纷并由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是国内目前为止标的最大的商事调解成功案例。中心将调解向立案前延伸,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3.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中心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心成立以来已为4个并购项目提供服务,包含省内、国内以及跨国企业并购项目,总标的额超127亿元人民币。2024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司司长莅临中心,召开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业务现场教学观摩会,20多个省市反垄断处处长参加。
(三)海丝法务通功能实现新突破
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移动端(海丝法务通)自2022年12月上线以来,丰富“一站式”法律服务内容,全面打造群众及企业获取法律服务的“首选”平台。共汇聚2030家相关服务机构,对接16个法律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智能咨询、智能法律文书、智能合规审查、智能存证等36项常用法律服务应用。截至2024年底,注册用户已超7.5万人,访问使用人数近89.3万人次,提供云课堂在线培训课程观看近57万人次,智能应用服务2.7万次。
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涉台公法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涉台法律服务水平;加大海丝法务通应用推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法律服务。
厦门市司法局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编辑:杨琦 责任编辑:罗小州
校对:林菁 审核:林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