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1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病逝,全国人民都为他的离世而悲伤,其妻王定国更是痛不欲生。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谢觉哉刚刚病逝没多久,王定国就找上了中央的工作人员问道:“我是什么级别的人员,又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
对于王定国的这番询问,工作人员非常地惊讶,要知道,王定国可是一位为国家与人民作出无数贡献的老革命,可如今她却突然说出一番似在向国家索要待遇的话来,这属实是出乎了工作人员的意料。
那么,王定国这番话真的是在向国家索要待遇吗?若不是,那她究竟又为何要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参加革命的王定国
1913年,王定国出生在四川营山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农民们饱受军阀与地主们的剥削,而王定国一家也没有逃过这样的苦难。
王定国的父亲是农民,他的身体便是因为地主的剥削而得了重病,最终英年早逝。
而在父亲去世以后,为了给父亲办葬礼,王定国的母亲只能忍痛卖掉自己的儿子。
这还没完,等到王定国年纪稍大些后,因为家里经济实在困难,就连她自己,也被卖做了童养媳。
这番苦难的生活也在王定国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她明白自己如今所遭遇的一切,与军阀地主们的压迫剥削脱不了干系。
因此,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打倒这些军阀地主,而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让自己从夫家中解放出来。
很快,王定国就等到了这个机会。
那是在1933年的时候,川东地下党负责人杨克明来到了营山开展地下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王定国的舅舅出力良多。
而这位舅舅向来对王定国的遭遇非常同情,于是,他便请求杨克明与自己一起花钱将王定国从夫家赎了出来。
从此以后,王定国便开始帮助舅舅等革命者开展地下工作,当舅舅在开会的时候,王定国会为他放风,当舅舅需要送信的时候,王定国便会为舅舅跑腿。
就这样,王定国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有关共产党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意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着人民走向胜利。
因此,在1933年的时候,王定国先是加入了红军,在营山县的内物委员会工作,之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营山县的妇女独立营营长,带领着数百名女性与黑恶势力进行斗争。
等到了1935年1月的时候,王定国被调到了川陕省委领导的新剧团工作,她在这工作不久后,便与红军一起北上抗日。
北上之时,为了做好宣传工作,王定国与剧团的成员们一起进行阵前喊话动员以及组织民工参加红军的工作。
在行军的时候,王定国慧慧跑前跑后地练习唱歌以及朗诵,特别是在宿营的时候,她的其他战友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而王定国却依然还在熬夜写标语,这些标语都是第二天出发前要在沿路张贴起来的,王定国对此非常看重。
等到了第二天出发以后,王定国她们会唱着“当兵要当红军兵”、“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以及“团结抗日”等歌曲,帮助红军进行政治宣传,为红军渡江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在长征这段艰难的岁月里,王定国她们除了要进行宣传工作以及鼓励战士们以外,还要面临着身体的极限考验。
像王定国自己,就因为恶劣的环境吃过很多苦,在翻越雪山时她冻伤了脚,脚趾因为寒冷而坏死,她忍着伤痛将脚趾拨落下来,然后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在过草地的时候,因为食物实在匮乏,王定国等战士不得不用草根与树皮果腹,有时甚至还要煮牛皮鞋底充饥,对此,王定国没有喊过一声苦和累,而是将这些苦难化作了打油诗在队伍中传唱,以此来鼓励其他战士坚持下去。
王定国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长征的途中,令王定国没想到的是,她在长征中不单单是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而且还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伴侣,这个人便是谢觉哉。
与谢觉哉的相识相爱
王定国与谢觉哉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35年,当时,两人所在的部队在四川雪山脚下的休整,王定国等剧团成员见同志们的衣物有许多都已经破烂了,便抽空给同志们缝补衣物。
谢觉哉虽然是延安五老之一,在共产党里的地位很高,但他并没有搞特殊,衣物同样也是破破烂烂的,于是,他也将自己的衣物送了过来。
他送的时候王定国恰巧就在剧团,因此谢觉哉的衣物就由王定国负责缝补,两人也就此相识。
不过当时两人也只是点头之交,毕竟谢觉哉的年纪要比王定国大29岁,他们之间很难有情感上的交集。
但缘分本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在长征过后,王定国与谢觉哉在兰州再次相遇,而这一次,谢觉哉还救了王定国一命。
原来,王定国所在的剧团在1936年奉总部命令前去永昌进行慰问演出,而在前去永昌的路上,剧团却遭遇到了国民党马家军的敌人。
马家军来势汹汹,而剧团只有十几条枪,弹药又少,虽然王定国等人奉尽全力地与敌军激战,但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马家军击败,政委易维精、党支部书记廖赤健等十多人壮烈牺牲,剩下包括王定国在内的三十多人不幸被俘,紧接着被押送到了西宁。
被俘虏后,王定国等女战士经常遭到敌人的毒打,但她们从未向敌人屈服,而是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斗争,与其他被俘虏的西路军战士进行接触,与他们取得信任。
之后,王定国秘密与这些战士成立了一个地下党支部,由王定国担任组织委员一职。
通过这个地下党支部,王定国成功地团结起了被俘虏的同志,并多次向外传递消息,等待组织前来救援。
等到了1937年的时候,时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一职的谢觉哉派遣蔡光波与高金城秘密开展对战士们的营救工作。
高金城在通过一番查探以后,成功地与王定国取得了联系,并将情况都汇报给了谢觉哉。
此后,谢老便与其他同志开始实施营救计划,并于1937年10月将王定国等同志救了出来。
到达兰州“八办”以后,王定国请求组织将自己送去延安进行革命工作,但兰州“八办”的同志们都希望王定国能够留在当地工作,因为当地需要一个女干部来协助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在深思熟虑以后,王定国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八办”,在这一期间,她积极配合谢觉哉的工作,并进一步加深了对谢觉哉的了解,之后,有着同一革命理想的两人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对革命伴侣。
对王定国来说,“八办”的工作并不容易,这里的接待人员很少,工作量又很大,王定国每天都要忙得团团转,哪里缺人,王定国就要去哪里补位。
而且,王定国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为此,她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写字、学俄文等事情上,因此,王定国一天往往睡不到五小时。
但王定国却毫不在意,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无论面前有什么困难,王定国都会努力去将其克服,对此,谢老既非常地心疼,也为她感到骄傲。
王定国的努力是值得的,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下,王定国很快就成为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文字工作者,能够在工作上给予谢老极大的帮助。
谢老病逝,自我让房
新中国成立以后,谢觉哉先后担任内务部部长、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等职,等到了1959年时,他又成为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考虑到谢老年事已高,国家便将王定国一起调到了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协助谢老的工作。
可惜的是,谢老因为年事已高,几年后就病倒了,在此期间,王定国一边照顾谢老,一边完成手中的工作,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
1971年,谢觉哉同志不幸病逝,享年87岁,虽然他是带着欣慰离世的,但王定国还是为他的离世而感到悲伤。
谢老生前的级别很高,所以国家给予他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但王定国认为她与谢老虽然是夫妻,但两人的待遇是必须分开的,如今谢老既然已经离世,那她就不能再占着谢老的待遇,应该将其让出来。
于是,王定国便找上了中央的工作人员说道:“我是什么级别的,那就住什么房子,至于我丈夫生前享受的一系列待遇,中央应该将之收回。”
在王定国的坚持下,中央最终还是将谢觉哉的待遇都收了回来,而王定国则是搬到了自己之前住的地方。
结语
2020年,王定国在北京病逝,享年107岁。
王定国的一生是令人敬佩的,她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当之无愧的巾帼女英雄。
她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为党与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即使是在该享受的时候,王定国仍然没有享受,而是努力地工作着。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107岁女红军王定国逝世,这是一位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女英雄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