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 “天公日”!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民间对 “天公”,即玉皇大帝的崇拜。玉皇大帝,作为天界最高神祇,统治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天,在人们的信仰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这种信仰的源头颇为久远,早在西晋太康年间,就建有玄妙观奉祀。在《晋书・五行志》中也有 “百姓谚云:当年食白饭,今日食麦麸,天公诛谪汝,教汝捻咙喉” 的记载,足见 “天公” 之名在当时已深入人心,融入民间生活。


在道教文化里,玉皇大帝在每年腊月二十五日降圣下界,视察万物众生的善恶良莠,以施行赏罚。道观会在此时举行隆重道场迎接。而到了正月初九 “玉皇圣诞”,玉皇大帝回鸾返回天庭,道教宫观又会举行盛大的道场,诵经礼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原本在道观内举行的法事,逐渐影响到民间,在台湾、福建等地,形成了独特的 “天公生” 习俗。


从初九午夜零时到当天凌晨四点,是举行祭天公仪式的时间,家家户户在正厅摆下祭坛,将八仙桌用长凳垫高,称为 “顶桌”,上面供上玉皇大帝的神位,以及五果六斋、扎红绳的面线、清茶三杯等丰盛祭品。全家大小整肃衣冠,按长幼尊卑依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庄严肃穆,表达对天公的虔诚敬意与感恩之情。


除了隆重的祭拜仪式,“天公日” 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禁忌。民间有 “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 的说法,认为初九这一天办事不仅能办成,而且办得又多又快效果最好,所以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处理重要事务 。正月初九“天公日”,牢记:一拜,二忌,吃三食,大吉大利过蛇年。

一拜


祭拜玉帝。正月初九,人们会在家中或寺庙设坛,摆上供桌,桌上放置糕点、水果、鲜花等供品,以及香烛纸钱,以虔诚之心祭拜玉皇大帝。这一习俗源自古代对天帝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在祭拜过程中,家庭成员会点燃香烛,焚化纸钱,行三拜九叩之礼,并诵读祝文,诚心诚意地向玉帝祷告,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健康。

二忌


一、避免动土。正月初九作为玉皇大帝的诞辰,是一个神圣而庄重的日子。人们认为,在这一天进行动土(如建筑、装修等工程)会触犯神灵,尤其是会冒犯到玉皇大帝,从而招致不祥。

在这一天,人们会避免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土动工活动,包括挖土、打桩、奠基等。即使是家中的小修小补,也会尽量避开这一天。


二、避免争吵。正月初九是传说中玉皇大帝会见各路神仙的日子,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们认为,在这一天发生争吵会破坏节日的和谐氛围,同时可能给家庭带来不和谐因素。

在这一天,人们会特别注意言行举止的礼貌与谦逊,避免与家人或他人发生争执。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会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吃三食


一、年糕。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象征着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吃年糕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年糕口感软糯香甜,做法多种多样,可以蒸、煮、炸、炒。在正月初九这一天,炸年糕尤其受欢迎,外酥里嫩、金黄诱人,不仅好吃,还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生活美满。


二、鸡肉。“鸡”与“吉”谐音,因此鸡肉在正月初九这一天被视为大吉大利的象征。吃鸡寓意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鸡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无论是炖汤、红烧还是白切,都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在正月初九这一天,人们可能会选择用鸡肉来炖年糕,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家庭和睦。


三、红龟粿。红龟粿外形酷似小乌龟,色泽红亮,象征着长寿和吉祥。吃红龟粿寓意着迎来健康长寿的好运气。除了红龟粿,还有如桂圆(寓意团圆美满)、红枣(寓意红红火火)、花生(寓意子孙满堂)等其他寓意吉祥的食物。

红龟粿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将糯米磨成浆后加入红糖等调料搅拌均匀,再蒸制而成。其口感软糯香甜,深受人们喜爱。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