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晨曦初照,鄂州这座历史名城便在热闹与期待中苏醒,多彩的习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新春增添别样的韵味。
一大早,“送穷”的习俗便在家家户户上演。老人们拿起扫帚,从屋内的各个角落开始清扫,边扫边念叨:“穷鬼走,富神来”。传说颛顼帝的儿子,因偏爱破旧衣物和稀粥,被称作“穷子”,他在正月最后一天离世,人们便在这天“送穷鬼”。如今,鄂州人将积攒的垃圾清扫出门,祈愿新一年远离贫穷。
在鄂州,大年初六还是“启市”的日子。《鄂州志》记载,旧时商铺春节歇业,初六重新开张。当天,店主们会在门前摆上苹果、糖果、鲤鱼等供品,点燃鞭炮,虔诚地向天地神灵上香叩拜,祈求生意兴隆。如今,不少商家依然遵循传统,用全新的面貌迎接顾客,延续对生意红火的期盼。
这一天,走亲访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晚辈们带着精心挑选的糕点、烟酒等礼品,来到长辈家中。一进门,便恭敬地向长辈拜年,长辈们满脸笑意,回赠红包,一家人围坐,分享生活琐事,欢声笑语回荡屋内,亲情在温暖的氛围中升温。
在鄂州乡村,大年初六的“祭田神”仪式庄重而神秘。村民们带着香烛、纸钱来到田间,点燃香烛,口中念念有词,感谢田神过去一年的庇佑,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说田神掌管农作物生长,鄂州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即便如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这一习俗仍在延续,承载着村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大年初六的鄂州,这些习俗将历史与现在相连,展现着鄂州人民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岁月流转中,传承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