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4日讯今年,首个“非遗版”春节登场。铁花一打,遍地生金;英歌一舞,气壮山河。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普宁英歌,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推陈出新,这个蛇年春节,几十位“10后”接过英歌槌,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英歌正在上演。新春走基层,跟记者去现场看英歌。
【记者手记】
潮汕英歌,是取材于《水浒传》梁山107将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英雄之歌,演员们画上脸谱、穿上戏服,当锣鼓声起,一群“梁山好汉”闪亮出场,他们转动英歌槌,边吼边舞,气势磅礴。
拍摄期间,每天都会被少年少女们的气势震撼、被老少队员们的精气神触动,不断感叹着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朴素情怀,生活里努力打拼的他们穿上戏服,就会化身“梁山好汉”,而生活里团结、进取、拼搏的精神,就具象化在英歌里。一年到头的辛苦打拼,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释放出最强的激情和张力。
以南山英歌传承基地为中心,普宁还打造了一条英歌风情街,它就像一条纽带,牵绊住英歌人,感染着外地游客。
曾在队里扮演鲁智深的老队员忘不掉一辈子的情怀,在街头开了一家鲁智深牛肉店;颇具生意头脑的文具店老板,特地把英歌道具蛇摆在C位;街口还有一家梁山泊姐弟饭馆,用好酒好菜“请英雄留步”……
拾起英歌槌,一生英歌人,正因为有耳濡目染的环境,有着代际传承的坚定信念,这股精气神才坚不可摧,震撼人心。不过,更重要的是,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和非遗产生联系,注入新活力,才是真传承。
闪电新闻记者 王安琪 蔺奕名 徐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