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快乐

年来运转 年年大吉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习俗:今天要吃面条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了,但俗话说,

“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也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

正月初七

人日


节日简介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汉族传统习俗中的"人日",

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

也有系统的习俗。

这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民间人日节的习俗!

吃面条


吃面条的习俗,

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

取长寿之意。

“人日”之俗很古老、很古老。作为年节的一环,它的历史比清明、端阳、中秋等都要悠久。“人日”又称“人胜节”。隋唐迄今把除夕、初一、人日、上九、元宵共同组成春节大节。古代过春节,极重人日。隋朝诗人薛老曾赋《人日思归》诗。此人宦游在外,离乡两年,满腔亲情无可投述,,只好在人日节上借笔一抒。他叹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大年初七的习俗有哪些:

正月初七记得吃2样东西

1.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吃长面

人日的下午,一般都要吃长面,也叫拉魂面。古人讲食面条用意为“栓腿”,寓意就是缠住岁月,有长寿的意思,人日吃“长面”表示长命百岁。如今老人过生日都有吃“长面”的习俗,表示寿比南山。

吃“长面”可是有讲究的,面要求又长又薄,“薄”表示“瘦”的意思,而“瘦”和“寿”是同音,吃又长又薄的面寓意着:“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正月初七这天,全家老少可别忘了吃“长面”哦!

长面也叫“拉魂面”,过年期间人们吃喝玩乐,到了正月初七就意味着要把心收回来了,该工作的就认真工作,心不要野。对于农民来说,吃了“拉魂面”也要把心收回来,意味着要准备春耕生产了。


二、吃七宝羹

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女娲先创造了六畜,后创造了人,因此很多地方有正月初七吃“七宝羹”的习俗。

所谓的“七宝羹”就是由7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有的地区会加上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挑选食材,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

老祖宗认为,正月初七吃“七宝羹”,可以祛除邪气、医治百病;学子吃了七宝羹,逢考必过,金榜题名。

3.戴人胜

人日节时,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4.赠花胜

这天,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5.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6.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7.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忌教训孩子

古人将“人民安”作为“人日”的核心思想,因此人日这天要本着“人为尊”的准则,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这天如果家里的小孩犯错了,作为父母的在这一天是不能打骂孩子的。在古代,在正月初七这天连官府都不能处决犯人。

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忌迁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槅,否则以为不吉利。

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遇殡葬

有的地方习俗正月里忌遇殡葬事。遇之则以为不吉,主此年内有灾祸降临。但有的地方以遇殡事为吉利的,盖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有“口彩”可讨,主“升官”“发财”。

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总结,正月初七是“人日”,这天有很多习俗和禁忌,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安的意愿。如今这些习俗和禁忌在我们生活中已经被遗忘或者淡化,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永远不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