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二十二回开篇就写,凤姐和贾琏商量如何给宝钗过生日。贾琏说,“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按例是这么过没错,但事实是林妹妹年年过生日,而薛宝钗从未在贾府过过生日。这就很让人纳闷了。
书中说:
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她稳重和平,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她置酒戏。
01 宝钗来府才第一次过生日?
宝钗来贾府多少年了?黛玉前脚进贾府,薛家人后脚就跟着进来了。黛玉在贾府多少年,宝钗在贾府就有多少年。
上一回,宝玉用湘云的洗脸水洗脸,并让湘云帮他梳头时,湘云就说过如今大家都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
湘云是黛玉来了以后,才离开贾母回了史家,当初还是几岁的小女孩,现在已是大姑娘,可是黛玉宝钗进府已过去多年了。
宝玉也由曾经的小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甚至都和袭人偷试过云雨情了,这也是他们都已长大的有力证明。
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宝钗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辰,
前面那些年她是只长个子,不长岁数的吗?怎么从来都没有过生日,这才进府第一个生辰?
当然不是她真的才过第一个生日,是之前都当隐形人,不敢过生日。
为何?究其原因,离不开金玉良缘之说。
薛家人来贾府不久,就开始打造金玉良缘。可是这里面有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宝钗比宝玉大很多,大上六七岁!
为了让人忽略这个事实,薛家人是不会公开给宝钗过生日的,不然一年年的,她早成老姑娘了,还如何堪配宝玉?
薛家自己不过生日,贾府自然也不会主动给宝钗过生日,毕竟她是客人,有自己的生活。贾府不会按府里的规矩去给她办生日。
难怪林妹妹年年过生日,薛宝钗这是进府才第一次过生日呢。
02 贾母喜她稳重和平?
就是这生日,也不是贾母真的特意给她过的。
(凤姐说)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她作生日。
看到没,老太太聊天问起生日年龄,宝钗脸不红心不跳的说自己才十五岁,且刚好第二天就是生日。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贾母才顺口说替她作生日。
但这生日是真心的吗,不见得。且看贾母是如何安排的:
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她置酒戏。
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这个够酒的?够戏的?”
凤姐说得没错,这二十两银子既不够酒,也不够戏。所以她才会找贾琏商量如何去办,用哪里的钱去置办。
贾母没钱吗?有的是,“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
既然要给宝钗过生日,怎么不多拿一些出来?根本原因就是,贾母压根不是真的想为她作生日。
什么“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她稳重和平”,都是假话,就跟宝钗说自己才十五岁一样的假。
宝钗所谓的“稳重和平”,在贾母眼中,那就是木讷呆板。
当然,年纪大了,自然没有一般少女的活泼灵动,而这是贾母最不喜欢的。
贾母欣赏的恰恰是黛玉的灵动、湘云的娇憨,而不是宝钗的那种老气横秋。
与其说是给宝钗作生日,不如说是故意揭开她的遮羞布!——及笄之年,那过完就可以回去准备嫁人了。
03 白吃白喝占便宜的是谁?
贾母真正的想法,在生日当天终于直接表露了。
书中提到:
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这里面作者写得就已经很有意思了,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黛玉是自己人,宝钗是客,分得清清楚楚。
到了点戏时:
黛玉因让薛姨妈王夫人等。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说着,大家都笑了。
看明白了吧,贾母原是特地带着黛玉等人取笑的。给宝钗过生日?那只是个顺口的说辞。让他们在这里白吃白喝,已经便宜他们了。
贾母这话暗示的是谁,明眼人都知道。白吃白喝的除了薛家人,还能有谁?总不是说自己人白吃白喝。
听了贾母的话,“大家都笑了”,只是这笑里面,估计也是蕴含着人生百味。薛宝钗心里是什么味,就只有她自己清楚了。